漫畫:到古老洋房遇到變女生的妖怪
- 2021-09-28
- 1993
- 動漫資訊
香港
在香港,「洋樓」的稱謂是相對「唐樓」而來,通常是樓層較多的單棟式大廈,因此有升降機;設施較新,也一定有抽水馬桶(一些很舊的唐樓沒有抽水馬桶,要依賴「倒夜香」服務),很多時是四面單邊(唐樓大多是一棟緊貼一棟的排屋式)。現今新建的因為通常是屋苑式,即使是單棟式大廈,「洋樓」一詞已變得少用。
西洋這個地理名詞現指西方世界,但在中國歷史上,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義。
- 西洋一詞最早作為地理名詞出現於五代,歷史筆記《西山雜記》記載,五代時泉州蒲有良到佔城,出任西洋轉運使
- 宋朝時開封猶太人因「進貢西洋布於宋」,獲宋帝下旨「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 元朝時西洋指印度南部沿海地域。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島夷志略》多處提到西洋:古裡佛條:「當巨海之要衝,去僧加剌密邇,亦西洋諸國之馬頭也」、崑崙條提到「舶往西洋」,大八單條有「國居西洋之後」,天堂條記載「西洋也有路通」。又元代異域志記有西洋國條。
- 明朝繼承了宋朝、元朝關於西洋的概念,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年,劉叔勉出使西洋鎖裡國:「海濤間關鳳濤萬裡,三年夏才至西洋」。《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元年「西洋剌尼回回哈只馬哈沒奇剌泥等來朝,貢方物」。由此可見在明洪武年間,西洋只包含具體的國度。
- 永樂三年,開始了鄭和下西洋年代,西洋一詞發生巨大變化,「西洋」一詞所包含的地域擴展到包括忽魯姆斯在內的「西洋諸國」,多次見於皇帝敕書:「遣中官鄭和等齎敕汪喻西洋諸國」,「太監鄭和使西洋諸國還」,「敕太監楊慶等往西洋忽魯姆斯等國公幹」,「今命太監鄭和等往西洋忽魯姆斯等國公幹」[4]。西洋成為明朝熱門的名詞,從明朝刊行的一系列書籍:費信《大西洋記》、鞏珍《西洋番國志》、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張燮《東西洋考》,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等可見一班。鄭和研究專家向達指出「明代以交趾、柬埔寨、暹羅以西,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小巽他群島、以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為西洋」
在鄭和下西洋年代,西洋的概念已發展到囊括西域的地步。陸容在《菽園雜記》中已經把 哈列、撒馬兒罕、土魯番、哈密等西域諸國稱為「旱西洋」,可見西洋 一詞已經發展到包含海外各國的意義了。
從漢朝的西域到明朝的西洋,反映中外交通觀念的擴展,從陸路邁進大洋。
建築是容納人類活動的構造物,或對這些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施工的過程。「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 一種廣泛用來指稱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名詞。
- 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設計風格與建造方式。
- 建築師的工作內容,也就是指在設計與建造建築物方面提供專業的服務過程。
- 建築師的設計活動,涵蓋的範圍可大也可小(例如從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到建造細節與傢俱)
建築除了包含規劃、設計並建造出能反應功能的型式、空間和環境,也需要將技術、社會、自然環境和美學納入考量。這樣的過程需要的是對創意的掌控,以及讓材料、科技、光線和陰影能彼此共同合作。此外,建築也是一個將建築物和構造物實現的過程,因此需要考量許多實際的層面,包括工程進度、預算估計和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