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製作委員會的《鏈鋸人》動畫能走多遠?

動畫主創問答環節的內容,總結下來無非四點:動畫忠於原作、藤本樹深度參與、MAPPA極其重視,和8月公布更多信息——我們仍未知道這部神秘動畫的新情報。

不過此次主創問答環節其實也有一點值得動畫愛好者關注和討論,即官方確認《鏈鋸人》是「在沒有動畫製作委員會的情況下進行製作,動畫由MAPPA 100%負責」。

要知道製作委員會模式,正是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時期、內容出品方分攤風險的操作,《EVA》的成功證實了該模式在動畫領域的可行性。一般講來,製作委員會成員包括電視台、出版社、發行公司、衍生品開發商等,排名順序即為出資份額,也代表了在企劃中的話語權和利益佔比。

製作委員會模式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了日本新番市場的合理存在,但實際上,它對於動畫製作公司而言,卻不那麼友好。

由於加入其中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以往動畫製作公司難以在製作委員會里擁有姓名,即便加入,動畫公司也是最易被替換掉的部分。加上動畫製作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公司往往只能收取辛苦製作的固定費用,遑論從成功IP中獲取更廣泛的利潤空間。

不過,或許是意識到了動畫製作之於新番IP的重要性,近年來傳統製作委員會模式開始發生了些許變動。

ACGx曾在《「JUMP新四天王」時代落幕,為何突出了重圍? 》一文指出,《鬼滅之刃》的大熱受益於製作委員會的成員數量減少,以及各方的共同「押寶」。而如今的《鏈鋸人》比起《鬼滅之刃》,MAPPA顯然更「勇」一些。

再加上現下日本動畫回收成本的發行渠道,其實已經不再限於傳統電視台和本土網路配信。根據日本動畫協會每年出版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起,海外網路播放服務簽約費、動畫衍生品銷售在內的等「海外市場銷售額」不斷增加,直至2020年海外銷售額達12394億日元,超過了日本本土的成績。加上MAPPA反復確認表示將保留《鏈鋸人》原汁原味的沖擊力,一部分原因也是重視動畫海外版權的發行。這也導致不少動畫愛好者已經開始期待作品的最終呈現效果,以及猜測動畫憑借「硬核」打鬥能在歐美能夠收獲怎樣的熱度了。

MAPPA製作實力和所獲成績,是動漫愛好者有目共睹的。於今年迎來十一周年的MAPPA,其創始人丸山正雄在采訪中曾提及「想做自己與他人認為有趣的作品」,該動畫公司似乎一直以來也都沿襲著這一觀念。MAPPA推出過叫好不叫座的《坂道上的阿波羅》、製作壓力極大卻成績斐然的《冰上的尤里》、不按常理出牌的原創番《佐賀偶像是傳奇》,還將二十多年前完結的《BANANA FISH》動畫化。近兩年,MAPPA製作的另類硬核番《異獸魔都》在核心愛好者心中「封神」,《咒術迴戰》改編動畫也為去年漫畫銷量登頂出了一份力,接手《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依然穩定發揮……

在諸多新嘗試下,日本新番市場也將迎來變化,接下來《鏈鋸人》所交出的成績將給予所有關注日本動畫的愛好者、從業者一份答案。

不過,盡管MAPPA再三承諾「保證作品的還原、硬核」,但官方至今不走漏一絲風聲的做法,依然讓許多漫畫粉絲心生擔憂,動畫化后的《鏈鋸人》能否保持原作的「自由」。畢竟這部作品不似傳統意義上的熱血王道漫,如宣傳語所述應為「黑暗英雄物語」,擁有無法預測的劇情、沖擊感十足的畫面,以及細膩的角色刻畫。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劍走偏鋒卻又充滿魅力,就如同AnimeExpo2022現場詢問觀眾最喜歡的角色時「聽取觀眾汪聲一片」的奇妙體驗一樣,普通人可能無法理解但粉絲一定樂在其中。

此前,動畫宣布「將於2022年內開播」,目前只有衍生品相關信息放出。再加上距離《鏈鋸人》動畫首部PV放出已經過去一年,全球粉絲此次又只等來了 「預告的預告」,不少原作粉絲已經開始替動畫替宣發著急,在社交平台吐槽動畫表現能否值得製作公司此番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