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賊王:最初被吐槽辣眼睛的真人劇,居然不是爛片,網友紛紛給出五星好評!

日漫粉絲的至暗時刻,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一是漫畫作者性騷擾進警察局,二是追了十多年的作品爛尾,三是慘遭歐美真人化,破壞力逐級遞增。

「歐美佬毀日漫」的風氣,往前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電影《龍珠進化(Dragonball Evolution)》。這部宇宙級別的神作即使有發哥坐鎮,仍阻止不了它在豆瓣怒轟3.7分、IMDb狂砍2.5分,給我留下了至今無法磨滅的心理陰影。

你也可以欣賞這部「L黑眼圈太嚴重導致變成黑人」的Netflix《死亡筆記》,或是穿皮♂革甲激情♂互毆的《聖鬥士星矢》。


所以當初看到Netflix又要拍真人《海賊王》的時候,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這個反應吧。

按照墨菲定律,越擔心的事情越可能發生。於是最不可思議的一集來了, Netflix的《海賊王》真人版8月31日上線后,不僅沒翻車,還創下了84國流水登頂的紀錄,這含金量你懂的。

從普遍不看好到遠超預期,經過一個周末的沉澱,本劇目前在imdb上8.5分,爛番茄觀眾好評率96%,而打出6分評價的IGN,評論區正被瘋狂嘲諷。

好不好看可以主觀,《海賊王》真人劇還是有不少問題,尤其是站在漫畫粉的角度去看。但它的確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用心、最有誠意的漫改真人劇之一。

首先,漫改真人化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劇情忠實還原、表演栩栩如生、思想內核高深莫測..... .其實我覺得都不是,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服化道和選角。我是個俗人,只要真人劇的畫面看起來毫不違和,它已經成功一半了。

說起來簡單,但很少有劇能做好。尤其是《海賊王》,一個完全架空的龐大世界觀,有極其多元的種族設定,千奇百怪的人物造型。 幾乎所有場景、道具都要從零打造,人物既要還原又得看著不出戲,真的很難,我以前從來沒想過它能被翻拍。

單從製作層面而言,你就能看出Netflix的誠意了。《海賊王》真人劇平均每集的預算高達1800萬美元,比《權力的游戲》還要貴,是Netflix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劇集。

富裕到每一集的標題都單獨設計,大家可以猜猜對應的劇情是什麼。

還請來尾田榮一郎本人當監制,從選角到後期製作甚至是作品上線,必須尾田過目后覺得滿意才能進行。導演則自稱是《海賊王》的超級書迷~「誰會比超級書迷更適合改編作品?」

製作團隊認為,真人漫改劇最難的部分,在於「把色彩和生命帶進角色中」。為了增強觀影的真實感,需要盡量減少使用特效,把真金白銀用在每塊木頭、每件衣服上。我猜他們和實拍狂魔諾蘭肯定很合得來。

從選角上,更能看出製作團隊的專業和對原著的尊重。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本片的政治正確濃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只有一個娜美閨蜜變黑人)。

細心的漫畫讀者會知道,《海賊王》每卷單行本中,有一個SBS作者問答環節,通過采訪補全作品的細節設定。其中提到過主角團的對應國籍,比如魯夫就是巴西人、索隆是日本人、烏索普是非洲人設。只不過在漫畫和動畫中,相關設定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也沒必要)。

這種「懂哥」屬性體現在許多劇情細節里。此次《海賊王》真人劇的劇情,對應漫畫的初始篇章「東海篇」,講述最初的五人魯夫、索隆、娜美、烏索普、香吉士相遇並啟航的故事。不過這部分已經是上世紀畫的內容了,故事格局、世界觀設定都還未打開。 因此真人劇需要將許多後期補充的設定和線索穿插進來,才能讓新手村的故事滿足當下觀眾的要求。

這里的設計不可謂不巧妙,比如劇中原創了卡普喂養電話蟲的鏡頭。電話蟲是海賊王世界中主要的通訊工具,出場就是被人拿在手裡。但在尾田的設定里,它其實是一種「性格懶散,不介意被圈養」的生物。劇集僅用一個鏡頭,展現了它作為「生物」而非「工具」的一面, 實際上是對原作世界觀的補充

編劇還通過少量原創台詞,暗示了之後的故事劇情。隨便舉幾個例子:

索隆挑戰鷹眼后重傷昏迷,娜美為他讀的是《大騙子羅蘭度》的童話,為《海賊王》最具浪漫色彩的空島篇埋下伏筆。

烏索普剛入伙時,和魯夫嘻嘻哈哈爭奪船長職位。但老粉看到這一幕肯定笑不出來,因為它暗示了梅利號的死亡,和兩人在七水之都篇中的決裂。

惡龍的台詞,解釋了他為何仇恨人類,對應的是《海賊王》最具思想深度的魚人島篇劇情,也很符合當下主流社會對於種族問題的抨擊和反思。

歐美團隊改編日漫時的問題,除了不同藝術媒介之間的敘事區別, 還在於原作者和改編團隊之間的國別文化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對作品內核產生理解偏差。《火影忍者》里的春野櫻在國內人人喊打,但在歐美長年霸佔最受歡迎女角色榜單冠軍,不同地區的讀者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可能完全相反。

因此, 針對《海賊王》真人劇,主創團隊做出了很多去浪漫化、更符合現實邏輯的改編。這樣做是好是壞,就留給各位自己判定了。

開場第一集,就能看到許多原作中罕見的血腥場面。亞爾麗塔一棒把人腦袋砸扁,地上留下一灘血漿;索隆一刀把人腰斬,還帶著半截屍體去酒館領錢;比起漫畫里的搞笑角色,真人劇著重突出了小丑巴基殘害平民的恐怖一面。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但確實更符合三次元世界的調性。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處改編是,魯夫前去解救村民,在娜美對話時,刻意強調了自己是 「另類的海賊」。普通讀者的視角跟隨主角團前進,很容易把海賊視為好人,海軍視為反派。但其實在《海賊王》的世界里,絕大多數海賊仍是燒殺擄掠的惡棍,海軍才是保護平民的英雄,這點在漫畫後期多有體現。真人劇將魯夫和其他海賊區別開來,不至於誤解新觀眾,讓他們以為《海賊王》是什麼三觀不正的作品。

還有許多觀眾津津樂道索隆和娜美的CP關系。兩人比原作中來得親密,私底下把酒言歡,索隆昏迷時也是娜美形影不離陪在身邊,顯得比魯夫還傷心。

磕CP的人太多,以至於官方不得不親自發聲明,表示娜美索隆這對不可能成。因為當初要拍真人版時,尾田老師提出的條件就包括禁止船員之間談戀愛。

喜歡磕CP的老哥估計要失望了,但我覺得就算沒這個條件,導演應該也不會瞎改。有哪個漫畫超級死忠粉,會想要親手毀掉自己的童年呢?

這兩天我翻看了一些評論區,結合身邊統計學,發現此前不怎麼熟悉《海賊王》的路人觀眾,對該劇幾乎都是好評。而動漫老粉的口碑浮動明顯更大,包括我自己,也一度在某些時候產生過想罵人的沖動。

但你不會想去罵導演和編劇,因為你清楚他們真的很用心,盡自己能力做到了最好。劇集的許多缺陷,是有限的時長,和真人表現力的客觀局限造成的,非不為,實不能也。

還是先聊聊劇情部分。《海賊王》的慢熱向來被很多人詬病,真人劇對原作東海篇的劇情進行了大幅度精簡,把漫畫100話的內容濃縮到8集電視劇中。這讓觀影門檻降低了很多,但難免會讓劇情跟著傷筋動骨。

受災最嚴重的,倒不是配角,而是魯夫和索隆這兩位草帽海賊團的正副船長。原作中,索隆被綁在廣場上7天7夜,奄奄一息之際,魯夫站出來為他擋下致命的子彈,兩人這才結成生死同盟,並當場定下了成為「世界第一大劍豪」和「海賊王」的約定。

而真人劇中,索隆前腳剛被綁上,魯夫后腳就把他放了,索隆不想欠人情便決定入伙。如此處理, 雖節省了大量時間,卻將兩人的驕傲銳氣,和牢不可破的友誼沖淡了大半。以至於草帽海賊團這最初的兩人,羈絆卻建立的很晚,直到劇尾才迎來表現高光。

全劇最精彩的一段打戲了

劇情本身倒沒什麼BUG,路人觀眾可能察覺不出有什麼不好。但對於熟讀《海賊王》的漫迷而言,確實是過分明顯的瑕疵。

其次是名場面的還原。熱血漫為何容易讓人共鳴?重要原因便在於角色的強烈情感,能通過誇張的表情釋放並傳遞給讀者,讓讀者形成對當時場景的深刻記憶。

問題是,真人沒法做出漫畫中誇張的表情,最經典的鏡頭似乎只能靠痛苦面具來展現。追求還原,情緒很難傳遞到位;當成嚴肅作品表演,又少了原作的醍醐味。

再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終究會讓改編產生少許異味。主創團隊未必不能理解東方式的內斂情感表達,但為了劇集受眾,還是在劇中加入了一段烏索普和青梅竹馬可雅的吻戲。兩人本是友誼以上,戀人未滿的關系。不想因突如其來的一個吻,吹散了裡面的朦朧美。

《海賊王》已經是全世界歷史上銷量最高的漫畫,在紙媒衰落的時代,未來恐怕不會再有作品能打破它的紀錄。

但這部最賣座的漫畫,主題卻比任何作品都要純粹,便是再簡單不過的「夢想」二字。主角團的每個人,就連反派都是為了夢想踏上旅途。上億人被它感動得涕淚交集,稀里糊塗入了坑,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

你受到草帽海賊團鼓舞,那時你希望去做一些讓自己興奮的事情。可是二十多年太久了,久到能讓人忘了夢想是什麼,久到讓夢想淪為了綜藝節目販賣價值的工具。

你覺得自己想明白了,其實普通人哪有過夢想啊?小時候不懂事那應該叫幻想,長大後面對殘酷的世界,更明白夢想沒法讓人活下去。沒錢沒穩定的工作,你做什麼事情能產生熱情?

你仍然在追《海賊王》,它的世界觀越來越龐大,思想內核越來越深刻。進入偉大航路後半段,強大的敵人絡繹不絕,光怪陸離的冒險讓人目不暇接。可偶爾你會覺得不對勁,漫畫里的角色們,似乎也有一段時間沒提過自己的夢想了。

草帽海賊團每個人的夢想是啥來著?算了,真心記不清了,反正到了大結局,尾田老師會幫我們重新捋一遍。

不過現在我重新想起來了,這就是我仍然喜歡這部劇的最重要的原因。

《海賊王》真人劇描繪了一個比原作更殘酷的世界,更多血腥、死亡、恐懼,和相對露骨的男女關系。但它沒有丟掉OnePiece的魂,你能比任何時候都清晰地感覺到主角們前進的動力是什麼,以及,它還描繪了一個看上去更真實的追夢過程。

哪怕面對這樣殘酷的世界,人依然可以有夢想。

比起作品品質,我更喜歡它讓我找回了最初看漫畫時候的心情。原來一切還沒有變,我內心深處仍住著一個,會為了一群追求夢想的笨蛋,而眉飛色舞、歡呼雀躍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