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哥"蜜獾有多難纏?與花豹大戰一小時才被鎖喉,六隻獅子花15分鐘才將其拿下,天敵眾多卻很少被捕食

「平頭哥」蜜獾是出了名的網紅動物,其無畏的個性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顯示,它們敢和花豹甚至獅群硬碰硬。 這種動物雖然非常兇狠善戰,但受限於其體型,能吃掉它的猛獸還是不少的。那麼,「平頭哥」的天敵有哪些呢?

大型食肉動物中除了棕鬣狗和獵豹之外,都捕食過成年蜜獾和小蜜獾。而中型的黑背胡狼雖然沒有捕食成年蜜獾的記錄,但會捕小蜜獾。

上圖中母獅咬著小蜜獾,一般的動物此時必定無力回天,但蜜獾不同,實際上小蜜獾之後掙脫了母獅的控制,繼續為自己的生存和獅群戰鬥著。

和給大眾留下的印象不同,蜜獾並非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它們會盡可能避免和大型掠食者遭遇。

專家發現,蜜獾在七次猛嗅草地上的新鮮足跡氣味後(四次為獅子,一次豹子以及兩次斑鬣狗),都無一例外地改變了行進方向。其中有一次,一隻公蜜獾在聞過獅子的腳印後,受驚似的飛快跑進附近的一個洞穴,躲到第二天才出來。

學者Enhle Kheswa等人2018年的文章指出,在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濕地公園, 豹子的存在對蜜獾的出現率產生了負面影響,表明蜜獾在積極避開與豹的遭遇。Enhle分析,這可能是種間捕食或競爭的結果,即蜜獾通過減少在豹子出沒之地活動,以避免與這種潛在捕食者發生遭遇。

蜜獾為什麼敢和大型食肉獸「橫」?

很多影像資料證明瞭, 當避無可避時,蜜獾面對大型掠食者的反應傾向於戰鬥而非逃走,專家在卡拉哈迪的科考也印證了這點。 蜜獾在近距離下防禦掠食者的手段主要包括:發出威脅性的尖厲叫聲,豎起毛髮,從肛門的臭腺釋放出刺激性氣味以及向掠食者急速猛衝。這種防禦被觀察到兩次成功地阻止了豹子,對獅子和斑鬣狗各成功一次。

八隻亞成年獅子花了20分鐘拿下一隻未成年蜜獾

根據學者皮納爾的學術報告,研究者分別在1936-46年和1954-66年兩段時期對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各種掠食者的食性進行了調查。 皮納爾指出,在獅子全部25846隻獵物中只有2個是蜜獾,而在非洲野犬4133隻獵物中蜜獾僅出現一次,考慮到蜜獾在該地區並不少見,這個捕食比例可以說是極低了。

2005年,學者海沃德等人總結了來自13個國家25個保護區的豹子食性資料,結果顯示, 豹子對蜜獾的雅各斯指數為﹣1。雅各斯指數很大程度上能體現掠食者對某種獵物的選擇傾向,﹢1表示對該種獵物存在最大偏好,即非常喜歡這種獵物, ﹣1則意味著對該動物是最大負選擇,可以說幾乎不會選擇捕食它。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豹子是極少把蜜獾當做獵物的。

幼年獵豹對蜜獾的擬態

最後總結一下,蜜獾因其厚實堅韌的鬆散皮膚、鋒利的爪牙、能分泌臭氣的臭腺以及兇狠的作戰風格,對大型掠食者來說算是比較棘手的目標了。再加上蜜獾本身個頭很小,沒有多少肉可言,即便捕食成功也得不到多少益處,即便是它們最主要的捕食者——獅子和豹子也不會視其為常規獵物。

至於其他幾種解決掉蜜獾的動物——胡狼、野犬、鱷魚、蟒蛇和狒狒,胡狼和野犬只是偶爾捕捉小蜜獾,鱷魚和蜜獾的遭遇機會很低,蟒蛇和狒狒屬於被蜜獾進攻後的反擊。所以蜜獾除了人類之外是沒什麼嚴重的敵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