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僅幾毫米」,成年後身體「放大6000萬倍」,科學家首次鑒別小翻車魚!

人們幾乎不知道翻車魚早期的成長生活,它是世界上看起來最神秘的海洋動物之一。更令人困惑的是,翻車魚擁有所有脊椎動物中最高的繁殖力記錄(每次繁殖最高可達3億多粒魚卵)。但科學家在世界范圍內僅發現了少量野生的小翻車魚及其幼體,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法確定這些幼體屬於翻車魚的哪一種。

成年翻車魚並不少見,它們歸屬於魨形目下翻車魨科,而翻車魨科下又分3個屬5個種:

科學發現之旅:

1758年第一種翻車魚被發現並命名Mola mola,1883年第二種翻車魚被發現並被命名Mola ramsayi,到了2014年科學家在以上兩種中發現了另一種隱藏著的翻車魚Mola tecata,至此終於湊齊了現在翻車魨屬下的三位成員。

「海洋醫生」

在海洋中很多其他魚類會主動跟隨在翻車魚身邊,因為它皮膚表面會分泌出很多黏液,黏液中的一種物質有助於治療其他魚類的傷病,堪稱專業的「海洋醫生」。但是它的皮膚上又攜帶著大量寄生蟲,有時多達50多種,需要其他魚類幫忙清除,還需要鳥類的幫助。所以它時常會躺在海面上曬太陽,一是為了保持體溫,在就是為了讓海鳥落在它的身上進食寄生蟲。

幼體發現

早在1766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些翻車魚的幼體,他們最初並不認識這些幼體,認為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魚,因為它們沒有可識別的特徵,看起來和成年翻車魚的樣子太不一樣了!

直到2017年,在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於新南威爾士州沿海再次採集到20多個用於研究的野生翻車魚幼體標本,正式開啟了DNA採集之路。

2020年6月參與這項研究的翻車魚專家瑪麗安 (Marianne Nyegaard) 博士,在社交媒體上首次宣布了這一發現。她在聲明中指出「既然翻車魚如此多產,那為什麼它們的卵在野外從未被發現,以及為什麼它的幼仔如此稀少,這都是一個謎。其中一種翻車魚幼蟲的DNA非常重要。但想要知道所有三種翻車魚早期個體發育的漫長征程,這只是邁出的一步,而這一努力需要全球合作。如果我們想要保護這些海洋巨獸,我們就需要了解它們的整個生活史,包括了解幼體的樣子以及它們出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