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好奇吃一口肉,死亡後迅速產生惡性循環,千百隻漂遍水域,「鱷魚群狂歡」連吃三天三夜!

河馬是非洲最危險的動物,和獅子、豹和鱷魚的危險不同,河馬的危險來自它們的侵略性、強烈的領地觀念,而不是對肉的渴望。過去很長時間裡,河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不是食肉動物。

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 河馬並非屬於純食草動物,它們還吃肉,吃死掉的動物的行為很普遍,例如斑馬、大象、羚羊,甚至其他河馬等。那河馬到底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呢?

同理,河馬也一樣。雖然河馬也吃肉,但河馬的主食還是草,所以河馬應該屬於食草動物。

" width=495 height=367 layout="responsive" sandbox="allow-scripts allow-same-origin">

為什麼河馬在旱季會吃肉?

營養物質的缺乏?還是河馬的食肉傾向所致?科學暫時還未能確定是什麼因素導致,而 這行為並非突然出現,只是過去一直被忽略了而已。但可以肯定是,河馬是能吃肉的。相信大家在看到河馬那巨大的顎骨和尖銳的獠牙時,就不會驚訝河馬能不能吃肉了。

" width=495 height=367 layout="responsive" sandbox="allow-scripts allow-same-origin">

所以如果將河馬定義為雜食動物,那同樣也會啃骨頭的牛、鹿又應該怎麼如何定義?

河馬吃肉釀禍,一吃連累一群!

河馬吃肉的原因找不到,但是河馬吃肉的後果卻十分悲慘。據近百年來的記錄顯示,非洲爆發過多次河馬大規模死亡的事件。僅烏干達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QENP),就曾在1937年、1959年、1962年、1991年、2004年和2010年發生過河。其中2004年的數量尤其龐大,而且時間持續到第二年,導致大約15%的河馬去世。

" width=495 height=367 layout="responsive" sandbox="allow-scripts allow-same-origin">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烏干達2004年爆發的炭疽疫情,當時發生地點鄰近卡津加運河的喬治湖,這條運河連接了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裡的愛德華湖與喬治湖,而感染炭疽病的河馬從上游的喬治湖流到下游的愛德華湖,受影響的河馬數量不斷增加,很多河馬都在吃掉同類的肉。死得越多,吃得就越多,死得更多,惡性循環,漂滿河岸。

最後:

河馬吃腐肉屬於異常行為,按道理,那麼多年了它們應該已吸取了教訓才對。但現實恰恰相反,就為了嘗一口肉,有些河馬連命都搭上了......奇哉!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