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年前,地球一次高燒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泰坦蟒

塞雷洪煤礦是南美洲最大的煤礦之一,更難得的是這里竟然還是一座露天煤礦,煤炭產量非常高,約占哥倫比亞所有煤炭產量的37%。

常年的挖掘使得這座煤礦深入地下幾百米深,就連運煤車想要從礦底開到礦頂都需要22個小時左右。

也正是因為如此,塞雷洪礦坑吸引了許多古生物學家的注意,因為煤礦深入地下幾百米,剛好是發掘古生物的最佳地點。

最先到達這里的是古植物學家,他們發現這里有許多遠古植物的化石,通過植物化石表明,這里曾經是一座熱帶森林。

就是助手在整理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塊生物化石似乎並不屬於巨龜或者巨鱷,更像是蛇的化石。

助手們不可思議的是,他們拿到的那塊蛇椎骨,比目前已知的任何蛇的椎骨都要大得多,這就意味著史前時期塞雷洪煤礦附近生活著一個體型超級大的蛇,比目前已知的所有蛇體型都要大。

后來,這種蛇被命名為「泰坦蟒」。

泰坦蟒為啥能長這麼大?

后來,科學家們又在塞雷洪煤礦里發現了大量的泰坦蟒化石,根據這些化石,科學家們計算了它們的體型和長度,並試圖通過模型復原出來。

結果發現,泰坦蟒的 體型可達15米以上,甚至達到了驚人的18米,體型可達1噸以上,肌肉非常發達,幾乎能吞食一頭小象。

蛇屬於變溫生物,它們不消耗能量維持體溫,而是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尤其是低於15℃時,蛇就會尋找冬眠場所越冬,如果地球氣溫較低,蛇很難應對寒冬。

泰坦蟒的出現就和極熱事件有關,因為當時地球氣溫急劇上升,其中泰坦蟒所生活的區域內,當時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達到了32℃,而現如今當地的平均氣溫是27℃。

巨蛇形成條件再次出現?

既然泰坦蟒的形成條件是高溫,而目前全球又面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那未來會不會出現一種比泰坦巨蟒更大的蛇?

事實上,這並不好說,因為進化本來就是沒有方向的,如果演化出體型較小的蛇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那麼體型小也會成為優勢;相反也是如此。

更何況,全球變暖究竟會持續下去,還是會呈周期性波動,還不知道,超級巨蛇能否再次出現,暫時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