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尼姑絕食7天圓寂!生前交代弟子「把肉身放到坐缸中」 3年後「修成正果開缸」驚呆在場所有人

1995年,九華山上有一位84歲的尼姑,已經靜靜地打坐了七天,這七天沒有吃過一口飯,只是喝了少許水。忽然她開始輕念著「大悲咒」,把自己的徒兒叫到身邊「我離開以後,請把我的肉身放到坐缸」。徒兒握著老尼姑的手說道「師傅,您放心,我都明白」。隨後這位84歲的老尼姑,面容安詳地離開了。

1999年1月2日,安徽九華山的通慧禪林中,一位面色嚴肅的住持「思尚法師」,緩緩地走到自己師傅的坐缸面前,這已經是老師太圓寂的三年零兩個月了,他挽起袖子小心翼翼的推開了坐缸,只見師傅還是面容祥和的坐在那裡,離開前留下的頭髮還長出了新的,牙齒和皮膚都完好,只是身體乾縮,衣服緊緊的貼在身上,腰間和臀部還有彈性,只不過老師太的女性特徵已全部消失。

那這個在84歲圓寂的老師太,究竟是何許人也?她在生前又做了什麼呢?

 

這位老師太的原名叫做「姜素敏」,191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一個富裕的大地主家,雖然父母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從小就把女兒送到私塾學習知識,平時空閑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特長「琴棋書畫」,但姜素敏還是沒能逃過裹腳的宿命。

 

Advertisements

父母想著女孩子不需要抱有大志向,只要多才多藝,以後能找個好人家便可,可姜素敏卻特立獨行,經常跑到外面去玩,還喜歡和貧苦人家的小孩交朋友,看到他們可憐的時候,就會把隨身攜帶的錢財,拿出來幫助他們。

這還不是父母最頭疼的地方,姜素敏平時除了施捨窮苦人外,還會在寺廟中偷聽和尚念經,甚至在回到家后,一個人還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沒幾年就背會了佛學等書籍上的內容。

 

雖然姜素敏的父母都看在眼裡,但也沒有去刻意的阻止,只是認為孩子學佛,也會讓孩子心地善良,也不是一件壞事。可在姜素敏15歲那年,提出了一個要求,把父母嚇得不輕,她說自己要剃度出家,她喜歡寺廟裡的一切。

姜素敏的父親可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能同意只有15歲的女兒出家呢,於是開始給姜素敏尋找門當戶對的人家,準備把她嫁出去,讓她了卻當尼姑的想法。

 

Advertisements

只不過姜素敏本人對於紅塵之事,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是父母的命令又不敢違抗,只能在彩禮方面提出刁鑽的要求,想要男方家庭知難而退。

當時姜素敏的父親物色到了東北大學的教員,雖然職位普普通通,但他的家庭不簡單,父母都是生意人還開著多家工廠,女兒嫁過去自然是委屈不了。

於是雙方父母經過幾次面談後,都非常滿意對方的家世,尤其是男方第一次見到姜素敏后,就被她清秀甜美的樣貌打動,下定決心要把姜素敏娶回家。

面對姜素敏提出的彩禮,完全沒有抗拒,要錢給錢,要首飾給首飾,只要是能力範圍,多貴重的東西都沒問題。這可把姜素敏難住了,於是她靈機一動,和自己的父母說道「我結婚的時候要穿著僧衣,頭髮要做成道姑的髮髻」。

 

這可把姜素敏的父母氣壞了,女兒明擺著和男方家的人作對,不給人家好臉色,但男方已經喜歡上了姜素敏,並沒有覺得不妥,而是欣然接受了這個條件。

這下姜素敏再無難題可出,只能順從父母的意思,乖乖地嫁了過去,只不過嫁為人妻的姜素敏還是不消停,她總是嚷嚷著自己要出家,可疼愛她的丈夫,並沒有表現出煩躁,而是默許她可以燒香拜佛,還鼓勵她去學醫救人。

 

Advertisements

於是20歲出頭的姜素敏跟著中醫開始學習,但好景不長,丈夫突然病倒了,可惜姜素敏只是懂一點皮毛,沒能救回自己的丈夫,就這樣相濡以沫十年的婚姻畫上了句號,兩人也一直沒有孩子。

 

姜素敏面對丈夫的離開十分痛苦,一個可以真正理解她的人不在了,自己也很難在這個大家庭中生存,其實婆家一直對姜素敏有很大的意見,奈何兒子喜歡不敢多說,但現在兒子不在了,他們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姜素敏,還罵她是一個晦氣的人,沒兒沒女就算了,還剋死了自己的丈夫。

1940年,飽受爭議的姜素敏在丈夫去世沒多久後,就收拾了一些簡單的衣物,來到了山西的五台山上準備出家,隨後住持給姜素敏剃了頭髮,取名法號「仁義」。

 

只不過姜素敏生在一個動亂的年代,她雖然每天在寺廟吃齋念佛,但擋不住過來避難的群眾,一個個飢腸轆轆十分可憐,但自己一向節儉,糧食也不多,只能給他們治治病,過多的忙也幫不上。

兩年後抗戰形勢更加嚴峻,姜素敏被迫回到瀋陽老家,雖然父母看到她已出家很無奈,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還是接受了她的一切。

 

姜素敏回家還一心繫著受苦受難的群眾,於是求著父母幫幫自己,送她去中醫院學醫深造,父母當然滿足了女兒的願望,讓她去了瀋陽中醫院學習。

等到姜素敏學有所成,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了五台山,不僅在寺廟裡面念佛,平時還要拿著一個小箱子出去給人免費看病。

 

當1950年抗美援朝爆發,姜素敏又報名參軍,跟著部隊進入了前線,每天冒著炮火來回竄梭,本著能救一個是一個的理念,幾乎天天都沒有休息的時候。有一次,子彈直接打在了姜素敏的手上,她沒有及時救治自己,只是簡單地包紮一下,又趕往另一個地方救受傷的士兵。

等到戰爭平息以後,姜素敏又跟著大部隊回到了通化的醫院,在裡面繼續治病救人,這一待就是三十年,已經是71歲的姜素敏準備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寺廟生活。

 

於是她辭去了醫生的工作,回到了五台山吃齋念佛一年後,又去安徽的九華山,她感覺這裡的氣息更適合自己,於是就在通慧禪林住下了。

 

但是這個寺廟因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不穩固,角角落落更是殘破,仁義法師就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自己親力親為的開始修繕,畢竟她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加上這幾年工作攢下來的錢,修一個寺廟完全在能力範圍之內。

所以在仁義法師在通慧禪林住下,除了每天的監工外,她還是會給周圍的村民看病,人們看著仁義法師樂善好施,總是救濟貧苦人,大家都經常去她待的廟裡燒香,回報仁義法師的善舉。

 

在仁義法師80多歲的時候,還繼續帶著自己的徒兒尚恩,到處學習和救人,一是想要普渡更多的人,二是想要徒兒得到更大的領悟,兩人就從九華山到五台山,一路沿著有寺廟的地方給人看病,過了四年之後仁義法師終於撐不住了,讓徒兒尚恩把自己帶回了通慧禪林。

 

1995年4月,仁義法師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她也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就有了我們開頭的一幕,靜靜打坐斷食七天安詳的離世了。

尚恩按照師太生前的遺願,把她放入了坐缸中,三年後打開看到第一個「肉身不腐的女佛」,只不過沒了女性的特徵,手勢發生了微微的變化,拇指和食指之間做捻針狀,就像生前給病人針灸的動作,趕來祭拜的群眾也都驚嘆不已。

 

尚恩看到後為師太高興,於是他拿來金箔一片片的給師傅貼了上去,這對於佛教來說是一件「喜事」,但外界卻一直對仁義法師肉身不腐提出質疑,但處於尊重並沒有強制進行「驗屍研究」,而是供奉在通慧禪林之中。

 

所以仁義法師坐缸后「肉身不腐」,依舊不知其中緣由,但我們也不可否認,仁義法師生前的作為和貢獻,值得後人的尊敬和學習。

 

她的法號雖叫了仁義,但生前的善舉,何止能用一個簡單的仁義概括,她愛的是眾生和國家,即便出生在富貴人家,一生本可享受錦衣玉食,但卻心甘情願的投入到世間的苦難之中,救人於水火之中,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難能可貴,望我們牢記她的善良,正如佛中所說「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著受滅,彼不變者」,精神上的善良才是永存不滅最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