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鴇——被名字拖累的珍稀大鳥,「30多斤1米高」還能飛,「虎斑花紋」太驚艷!

要說鳥類的關鍵詞,無外乎輕盈、飛翔、自由,可是這些標簽,沒有一個屬於大鴇。

雖然名字不怎麼好聽,但它卻擁有很多個「之最」。

比如,最重的能飛鳥類記錄保持者是一隻生活在東北的大鴇,它的體重達到了42斤;

雌性和雄性體重差距最大的飛鳥,同樣也是大鴇,雄性大鴇的體重往往能達到雌性大鴇的2.5倍到4倍。

先來簡單認識一下大鴇,廣泛分佈在亞歐非的它們,絕對配得上「大」這個字。

前面提到的42斤的大鴇雖然是極端個例,但絕對不是異常情況,因為根據統計,雄性大鴇的身高都在1米左右,平均體重30斤。

體型大意味著躲藏不易,而且身處平坦開闊的草原,要想藏身,大鴇們不得不靠一身褐白相間的羽毛。

但不幸的是,光靠羽毛偽裝並不足以實現有效保護,八成以上的幼年大鴇都活不過出生后的第一個年頭。

每年3月繁殖季過后,雌性大鴇們在5月到6月進入產蛋時間,每隻雌性大鴇大約能產1枚到3枚蛋,為了保證大鴇雛鳥順利破殼,雌性會將巢穴選在草叢中,這樣既躲避了捕食者,也能讓蛋避免陽光直射。

一旦破殼,小大鴇就得拚命學習生存技能,奔跑、跳躍、飛翔……每多掌握一項,就意味著生存的機會就多了一分,同時它們也不會離開母親太遠,以便及時尋求保護。

但是,小大鴇要面臨的危險實在是太多了,天上飛的猛禽,地上跑的狐貍、狼、獾、貂、鼠類都等著對小大鴇下手,可以說但凡是個食肉動物,都不會放過眼前唾手可得的小傢伙。

幼年大鴇生存不易,成年大鴇的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它們雖然靠體型優勢躲過了某些動物的捕食,卻很難逃得脫人類的獵殺。

單看大鴇的體型就知道,它們並不擅長飛行,只是能飛而已,有人甚至覺得它們就像是微縮版的鴕鳥,在草地上奔來走去。其實要論能不能飛,大鴇確實能,但是要說飛得如何,一個數據就能說明。

一些需要遷徙的大鴇種群,入冬前要飛行大約上百公里到相對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遷徙時的飛行時速為48公里到80公里,而它們在地面奔跑的速度也能達到每小時48公里這一水平。所以在往常,遭遇危險的大鴇第一反應往往不是飛,而是跑。

根據記載,19世紀時,大鴇已經成為了人們熱衷的狩獵目標,尤其是在歐洲,大鴇的數量在短時間內就大幅度下降。

在英國,大鴇更是於19世紀30年代宣告滅絕,而時至今日,英國的大鴇引進計劃並沒有明顯成效,種群數量依舊極低;在德國,大鴇數量一降再降,從20世紀40年代的數千隻到70年代的數百隻,再到90年代的數十隻,種群恢復同樣非常困難,如今只能靠建立保護區和人工孵化飼養,讓種群數量勉強維持在300隻左右。

除了因為過於笨拙的飛行技能而被人類捕殺,進入二十世紀以來,大鴇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棲息地的喪失。

前文提到了,草原是大鴇喜愛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場所,而農田開墾讓太多的草原遭到無法逆轉的破壞,植物、昆蟲的種類發生了改變,生態系統也發生了變化,大鴇要麼直接喪命於農業機械之下,要麼因為食物匱乏而性命不保。

地面變成了困難模式,飛上天也會遇到問題,電纜線已經要了許多大鴇的命,本就飛行能力欠佳的它們,發現電纜線卻無法及時調整方向,一頭撞上電纜線,後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大鴇保護在全世界范圍內一直都備受關注。

在我國,大鴇在2021年年初也被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希望這種名字有些特別的大鳥,真的能「大鴇」明天見,「大鴇」天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