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蛇頭魚」入侵美國15年,治理花費「8億美元」,甚至不惜抽干湖水!!

今天給大家嘮嘮一樁把美國人愁得頭髮都快禿沒了的糟心事兒,這樁夢魘持續了整整15年,耗費了8億美金,累計涉及人力物力無數,並最終以極為戲劇性的結尾收場,甚至連「收場」都談不上,只能說被另一個更大的問題「覆蓋」掉了而已。

故事要從2003年說起。

1

2003年,有位美國馬里蘭州的釣魚老哥驚異地發現自己拉上來一條異乎尋常的魚——它的頭部十分類似蟒蛇,全身遍布令人膽顫的邪惡蛇紋,並且體表覆蓋著異常黏稠的膠液,看上去既惡心又恐怖。

事後他與釣魚俱樂部的同好者們交流時,發現有不少人也釣起過類似的魚,於是這幾位釣魚老哥將此事匯報給了當地的垂釣協會。

一個多月後,專家再次捕獲這種魚,鑒定出這是原本生存在亞洲中北部的淡水魚種——烏鱧,之後變成了一個日後攪亂美國20%的自然水域,16年間累計耗費8億美元仍未徹底治理成功的巨大生態災難!

只可惜當時漫不經心的專家並未預見到事態的嚴重性,只是例行寫了一份觀測報告遞呈馬里蘭州的漁獵管理局,就沒有了下文。

2005年底,美國馬里蘭州財政部門發現當年的鮭魚出口收入有異常縮減,於是聯系漁業部門聯合排查原因,最後得出結論——該州境內的薩斯奎漢納河與支流里,存在數量繁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對洄遊的鮭魚及其幼苗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伴隨著州媒體對這一消息的報道,黑魚對美國人曠日持久的折磨正式拉開了序幕。

2

就如同所有的愛情一開始,總是極盡溫柔。

所有的問題一開始,也總是看起來不痛不癢。

不就多了幾條大黑魚麼?因此,美國人啟動的第一招,在今天看來多少有點兒戲——取消該魚種的垂釣規格限制,敞開了隨便釣,多大多小都不用放生。

雖然釣魚老哥狂喜,但不知道是南橘北枳,還是美國人活兒不太好,那黑魚擱他們手裡隨便怎麼搗鼓就是不好吃,完事個頭還賊大,動不動體長1米多,你們說一條魚又大又難吃長得還瘮人,如果被你釣到你會咋辦?

肯定放流了事呀,不然拿回家給自己添堵麼?因此,這條針對大黑魚的開放垂釣政策淪為了一紙空文。

眼見群眾不拿自己政令當回事,美國政府不得不用上第二招,還是面向釣魚老哥發起號召——釣到黑魚不必放流,強烈建議釣手當場將其原地消滅!

這一次,為了讓民眾充分意識到大黑魚的危害,政府部門極盡煽動之能事,用上了許多誇張的描述性語句:「蛇頭魚」、「可以在岸上呼吸數日」、「長得像蟒蛇的惡棍」、「能在陸地遊走數百米的入侵性魚類」,這些詞匯開始頻繁出現在政府部門的社交媒體上,並延續至今。

2019年美國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漁業辦公室在推特呼籲民眾滅掉黑魚

但幾年下來,成效甚微,黑魚勢頭非但不減,反而日漸泛濫。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釣魚老哥,他們驚詫地發現,往日密布各種魚類的內河裡,現在不開釣口則已,一開除了黑魚就是黑魚!

黑魚強大的繁殖力和快速生長能力,將原本棲息在北美的淡水魚類摁在地上摩擦,什麼狗魚鯰魚巴斯魚,連魚苗帶成年體,統統被黑魚消滅殆盡,甚至連兇名遠揚的雀鱔類,都因為食物鏈被打破而出現了一定數量的下滑!

北美所有淡水魚類的終極夢魘——鱷雀鱔

3

事態發展至此,寄希望於民間的垂釣是沒法擺平了,美國政府被迫提起精神,開始認真研究起對付黑魚的策略。

從2010年起,經過一系列聽證和研究,針對馬里蘭州泛濫的黑魚,漁業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治理,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措施中的若干條,以感受美國人民對於黑魚的恐懼和厭惡:

1、設立高額垂釣獎勵,釣獲黑魚者不論大小,只論條數,每條發放1美元的賞金;

2、一旦在某河段或水域發現有黑魚密集分佈,則派遣專門水上警力進行封鎖和看護;

3、成立專項實驗室,研發針對黑魚的毒消藥物;

4、在黑魚特別嚴重的「災區」,允許專業作業人員使用包括小口徑漁網、電擊甚至抽干湖水等非常規手段;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以說,州政府決心和手段都相當到位,普通小角色經過這麼一套組合拳,該掛掛該消停消停,但無奈這次的黑魚可不是池中之物——作為一種2歲即可性成熟,每年交配五次,一次產卵超過1萬5千枚的繁殖機器,在遭受了美國政府的雷霆手段后,黑魚們非但沒有就此式微,反而在之後的5年中,逐漸由馬里蘭州擴散至弗吉尼亞、新澤西、北卡羅萊納等14個州,受到影響的水域接近美國總自然淡水的20%!

美國媒體報道14個州遭到黑魚入侵

一時間,各州漁獵管理局青絲變白頭,各路商議如何解決黑魚的政府研討會議紛紛召開(召開),此間有學者通過模型預測,若放任現狀繼續惡化,25年之內,美國本土野生魚類的種類將銳減50%,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可是聳不聳聽總得拿個招兒出來不是?現在就一句話,誰能管一管無法無天的黑魚?

垂釣效率太低,已經被驗證過了,不是給不給賞金的問題,給多少都不好使;

下網撈,且不說網眼多大合適,網眼大了,幼魚沒過幾個月就長大了,網眼小了,一兜過去河裡其他東西也沒了;

電擊也是一個道理,一記萬象天雷下去,黑魚沒了,白魚紅魚黃魚也全翻肚子了;

思來想去,所有的手段都在黑魚面前失了效,絕望的氣息在美國各州漁業部門間蔓延開來,此時,大家腦中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不要被我查到,不然一定把當初第一個將黑魚弄到美國來的王八蛋暴揍一頓!

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解決方案沒有想出來,倒是促成了另一項懲罰性的法規出臺——弗吉尼亞等州將未經特別許可的「將黑魚引入該州」定為刑事犯罪。

4

在日益猖獗的「黑魚大軍」面前,美國人總算想起了一根救命稻草——生物治理。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人拿你沒招,但總有另外的動物能收拾你。在經過小范圍的試點實驗后, 幾乎無計可施的美國人終於——

徹底無計可施了。

讓我們來欣賞下各州祭出的制裁黑魚的物種。

北卡羅萊納州引進了一種體型較大的黑鱸,這種黑鱸性情兇猛殘暴無比,相關部門將1000條大黑鱸放進了有7000條黑魚的小型水庫中,三個月後,抽樣調查顯示,黑鱸只剩200條;

弗吉尼亞州則用的是另外一種「黑金剛魚」的近親bass魚,體型與黑魚相當,戰鬥力非凡,但事實證明一樣白給,用以試驗的近5000條bass魚被黑魚吃剩不足10%;

新澤西州覺得亂世用重典,沉痾下猛藥,要整整最頂級的,於是他們選了400多條鱷雀鱔充當打手,您別說,效果還真有,這400條鱷雀鱔消滅不少黑魚,但比起捕食狡詐強力的黑魚,它們似乎對河裡其他的族群更感興趣,這樣麻煩更大,因此實驗在進行了數月後,被強制中止;

黑魚,已然無敵。

直至今日,美國各州漁業部門累計為治理黑魚泛濫和入侵花費超過8億美元,無數作業人員在河道上忙碌不停,但河裡永遠有不盡的黑魚,與它們蟒蛇一般的皮膚同時浮出水面的,是美國人16年來最令人無助的內心夢魘——鎧甲不離傍,一年年興師征戰,一年年無功而返。

但當所有人都覺得「事情就這個X樣,隨它去吧,不然還能咋整?」的時候,黑魚之禍卻以一種極富戲劇性的姿態收場了。也許用「收場」並不太恰當,稱其為「進化」更加貼切。

5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密西西比河發生洪水,本來圈養魚水塘內用以控制水生植物生長的亞洲鯉魚大量出逃,獲得自由后的它們在寬闊的水域中瘋狂繁殖,十幾年後,它們開始向北遷徙,沿途大量產卵。

美國幾大主要河道相繼淪陷,密西西比河,田納西河、密蘇里河、俄亥俄河、哥倫比亞河中,亞洲鯉魚的數量瘋長。直到近年,亞洲鯉魚泛濫趨勢已徹底失控。

比起暴戾的黑魚,亞洲鯉魚的性情盡管較溫和,但繁殖能力更強,在攫取食物和水域資源方面更占優勢。

無窮無盡的鯉魚開始蠶食黑魚的生存空間,本來屬於黑魚的可口美味,包括小青蛙,泥鰍和其他小型魚類,統統進了亞洲鯉魚的腹中。

無魚可吃的黑魚又拿動輒大幾十斤,並且以群居為主的鯉魚沒有好辦法,日復一日,黑魚的數量銳減,2018年一項調查顯示,在曾經黑魚泛濫的馬里蘭州波托馬克河,如今河中91%的魚類是亞洲鯉魚。

這還能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