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發現「森林精靈」,長得「像老鼠、又像小鹿」,比大貓熊還稀有!

一個好消息!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在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的一片熱帶雨林中,安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到了一隻極其罕見的「國寶級動物」——鼷鹿。

只見這只小動物個頭不大,長得像是一隻老鼠,又好像是一隻小鹿,它在林間奔跑覓食,看起來非常活潑、健康。

有關專家介紹,鼷鹿,是獨有亞種,這些年來雖然一直加強對它們的保護,但是卻仍然有著滅絕的風險。作為瀕危物種之一,目前,鼷鹿在中國境內的野外種群數量不足1000隻。

那麼,究竟什麼是鼷鹿?它們為何又會出現在西雙版納呢?

鼷鹿,是世界上最小的鹿,同時,也是鹿科動物中最原始的物種之一。成年鼷鹿的體長,也僅為63厘米左右,體重最大僅為4斤,這也讓它們看起來就好像是一隻野兔一般。

不過,雖然鼷鹿個頭上不佔優勢,但是它們的性情卻是很兇猛的,特別是雄性的鼷鹿,它們尖銳發達的犬齒,看起來就好像是強有力的大獠牙,一旦遇上危險,這也是它們最有利的武器。

在東南亞一帶的雨林中,還分佈著其它的鼷鹿亞種,不過,數量也都非常稀少,並且一些地方的鼷鹿有可能都滅絕了。

例如在2019年11月,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越南的一處原始森林中,發現了銀背鼷鹿的身影,這也是當地時隔30年後,第一次拍到鼷鹿的行蹤,而在那之前,因為一直都沒有鼷鹿的野外目擊記錄,研究者們一度認為銀背鼷鹿已經滅絕了。

這一次,出現在西雙版納的鼷鹿,是屬於獨立的雲南亞種,它們本身分佈范圍是非常狹小的,目前已知的分佈范圍,僅在西雙版納西南部一帶,除了這一次拍到的勐臘縣之外,有記錄表明,尚勇、勐遠等一帶的原始叢林中,在沒有人類出沒的地方,或許也有它們活動的身影。

在此之前,2018年12月,科研人員也曾在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拍到過鼷鹿,那也是首次在野外拍到鼷鹿的高清影像。

再往前,就是在2016年4月的時候,科研人員在勐臘東北部進行野生動物資源調研的時候,也曾發現過鼷鹿出沒的痕跡,但是卻並沒有拍到高清影像。

從這里可以看出,野生鼷鹿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可以說每隔數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在野外拍到它們一次,因此,如果不對它們進行重點保護,或許有一天鼷鹿滅絕了都無人知曉。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鼷鹿滅絕?保護現狀又如何呢?

研究發現,鼷鹿作為一種在地球上存在了上千萬年的物種,它們的瀕危,完全是人類一手造成的。一方面是人類活動,導致它們的棲息地不算喪失,同時,棲息地季節性的乾旱,也導致它們食物短缺,從而迫使鼷鹿不得不冒險靠近人類生活區覓食。

這樣一來,它們就非常容易被人類發現、獵捕,再加上本身個頭不大,而且作為食草動物,它們在自然界中也有著不少的天敵,這些都讓鼷鹿的前景堪憂。

從2006年開始,在雲南西雙版納開展鼷鹿保護工程了,雖然並沒有對這些野生動物進行圈養,但是,卻也根據它們的活動和棲息范圍,建造了生態走廊。

並且為了確保它們在乾旱季節的時候不會再食物短缺,也是通過人工的方式,種植了大片鼷鹿喜歡吃的植物,以及有專業的醫務人員時刻準備,一旦發現受傷的鼷鹿,就會對它們展開救助。

例如在2018年10月,西雙版納勐臘縣的一條河邊,就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鼷鹿,當地村民發現它的時候,它的身上沾滿了血跡,並且不斷發出痛苦的叫聲,初步判斷,應該是覓食的時候,不慎跌落山崖導致的。隨后,專業人員立刻對它們展開了救助,等到它重新恢復健康之後,再將它放生到野外。

可以說,相較於東南亞一帶國家的鼷鹿現狀來說,境內的鼷鹿整體棲息狀態還是非常理想的,未來也可能會採用「半野化」的方式來增加它們的種群數量。

當然,除了鼷鹿之外,,還有很多動物都是屬於瀕危物種,也都需要得到大家的保護,因此,大家在野外如果遇到了野生動物,也不要靠近,更不要去傷害它們,如果發現有受傷的野生動物,還請撥打當地的野生動物救助部門電話,讓專業人員來處理。那麼,大家是否有過救助野生動物的經歷?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