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而又殘忍的「鶴頂紅」
鶴頂紅,是我們小時候電視劇裡面無藥可解的劇毒,也是一個很美的名字, 盔犀鳥頭骨的別名也是鶴頂紅。不過,擁有這個美麗的別名可不是一件好事。
一紅二黑三白
「一紅二黑三白」這是收藏界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 「白」指的是象牙, 「黑」指的是犀角,鶴頂紅就是其中的 「紅」,據媒體報道,黑市裡,盔犀鳥頭骨的價格是象牙的10倍,一塊未加的頭骨就價值 1000美金。 07年紐約的拍賣會上,一個盔犀鳥頭骨雕刻的鼻煙壺拍出了 65萬元價格,十幾年過去了,現在怕是已經翻了不止 10倍了。
偷獵者大多會在4月份開始偷獵,因為那時候的鶴頂紅最紅,成色最佳。抓住盔犀鳥以後,偷獵者會殘忍把盔犀鳥的頭骨取下來,然後把頭骨烘乾后進行雕刻,最後非法銷售到世界各地。
戴頭盔的鳥作為「森林的農民」,它們會以特殊的方式散播種子
盔犀鳥是 57種犀鳥中的一種,僅見於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南部,目前新加坡已經區域性滅絕。它們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半常綠和常綠低地森林中,因其頭部像是戴著頭盔,所以叫做盔犀鳥。
盔犀鳥
盔犀鳥是所有犀鳥科中體型最大的,體長 110-130厘米,最長的尾羽長度可達50厘米,體重 2.6-3.1千克。盔犀鳥與其它犀鳥不同,因為它們的頭骨角質大多是實心的,構成近10%的鳥的總重量。
盔犀鳥是雜食性的,它們主要吃果實和種子,不過它們也會開開葷,會吃一些小型嚙齒動物、蛇和其他小動物。它們吃食的方式很特殊,常常先將食物拋到空中,接著用嘴巴精準的咬住,然後再吞咽下去,一些消化不了的小骨頭或是種子,則會從胃中反吐出。
盔犀鳥
犀盔鳥對於東南亞森林的生存至關重要,作為 「森林的農民」,它們通過反胃或排泄來散播種子,幫助在十幾公里的范圍內補充樹木。它們可以幫助恢復森林,這是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大量砍伐也在減少亞洲犀鳥物種的棲息地,並威脅到它們的築巢。
盔犀鳥
雄鳥如果被殺死,雌鳥和幼鳥就會被活活餓死
盔犀鳥是真正的一夫一妻制,雌性高度依賴雄性在巢中喂養整個家庭。
盔犀鳥的繁殖期是在每年的3月到8月,盔犀鳥特別挑剔,需要有一個空心洞的大樹才能築巢。這些樹恰好是森林中最古老和最大的,這些巢可以連續使用好多年,不過它們棲息的這種樹常被伐木者惦記。
盔犀鳥
當盔犀鳥夫婦選擇好一個合適的樹洞當做巢穴時,它們會在巢里鋪一層乾草和碎木屑,雌鳥產卵以後雄鳥會把洞口封住,僅留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洞口用來給雌鳥餵食。
犀鳥餵食的時候,會站樹洞凸起的上方,彎下身子,把昆蟲從洞口傳給雌鳥。任務完成了,隨著翅膀的又一次轟鳴,它無疑是去為家人尋找更多的食物了。這種奇特的生活方式,有效防衛天敵的傷害,不過這也是造成了它們繁殖力低下的原因。
雄鳥給雌鳥餵食
產卵后的雌鳥就會被封閉在樹洞里長達5個月,在段時間里,雌鳥會在巢里產下1-2個蛋,那麼先孵化出來的幼鳥可能會想法設法 「謀殺」自己兄弟姐妹,第一個孵化出來的幼鳥通常將是存活下來的幼鳥。
在這5個月中,雌性犀盔鳥和幼鳥依賴於雄犀盔鳥鳥的食物,如果雄鳥出現意外,或是被偷獵者殺死,那麼等待著的雌鳥和小鳥都會被活活餓死。
盔犀鳥繁殖圖
傳說盔犀鳥是憎恨岳母的人所變,常被大人用來嚇唬小孩
達雅克人是婆羅洲的土著人,他們在中國商業上流行之前,就已經戴上了犀鳥的頭盔。 2000年來,這些鳥對達雅克人來說一直很重要。他們用盔犀鳥的長尾羽毛做成頭飾,頭骨被雕刻成耳垂和其他裝飾品戴在身上。
達雅克人
公元700年, 婆羅洲和 中國之間的貿易蓬勃發展, 1371年盔犀鳥 「象牙」首次被記錄為作為文萊蘇丹的貢品運抵中國。當時已經精通象牙雕刻的中國人,把盔犀鳥的角骨改造成珠子、紐扣、手鐲、鼻煙盒等等。到了 19世紀中期,需求已經轉移到西方,中國進口的盔犀鳥頭骨是為了雕刻並出售給 歐洲人。
婆羅洲傳說盔犀鳥的前身曾經是一個憎恨岳母的人。他的仇恨一直在增長,直到有一天,他爆發了。他拿起斧頭,砍下支撐岳母家的高蹺,樓塌了,岳母被埋在了下面。眾神懲罰這個人,把他變成了戴頭盔的犀鳥,註定要通過他的呼喚一次又一次地重溫他的罪行。盔犀鳥的叫聲很像是斧頭敲擊高蹺的聲音。
達雅克人
當地的人們從森林中產生萬物有靈的信仰,從盔犀鳥創造出靈動的舞蹈,從動物和植物身上產生紋身的靈感。有時候為了嚇唬做錯事的孩子,常常用盔犀鳥來警告孩子們,如果孩子們不守規矩,戴著頭盔的犀鳥會在晚上來吃掉它們的蛋蛋。
由於黑市中用盔犀鳥的「盔」製成的雕刻品異常搶手,所以本就瀕危的盔犀鳥幾乎走到了盡頭,其它犀鳥的「盔」,也就是頭骨都是空心的,只有盔犀鳥的是實心的,可以車成珠子、吊墜和復雜的藝術品,不知何時起,成了我國某些特定人群的追逐對象。
走私的藝術品
近幾年,在中國、印尼和其他國家,已經查獲了3000多件由盔犀鳥頭骨雕刻的藝術品。僅在2013年,僅在 西加里曼丹就有大約 6000只盔犀鳥被捕殺。
盔犀鳥的角雕在中國再次成為高需求。也許是因為它們的稀有,或者是新奇的價值,比象牙柔軟和容易雕刻的犀鳥頭骨在亞洲很受歡迎,可以車成珠子、吊墜和復雜的藝術品。對於中國富裕階層的一部分人來說,珍貴的野生動物產品,比如盔犀鳥的喙雕刻的吊墜,象牙和犀牛角都是金錢、權力和奢侈的象徵。
走私的藝術品
自 1975年以來,在國際上買賣這種鳥一直是非法的。由於認識到偷獵的危險程度,它們的保護地位最近從近乎威脅飆升到極度瀕危,躍升了 3個級別, 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在每一個發現盔犀鳥的國家,它們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但印度尼西亞已經成為偷獵的天堂。
盔犀鳥藝術品
目前,在瘋狂的偷獵下還不確定到底有多數盔犀鳥倖存下來,但從最近的研究和執法行動可以清楚的看出,它們正處於困境之中, 2016年,管理野生動物國際貿易的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180多個締約國,呼籲加強對這種鳥的保護。
盔犀鳥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果沒人買了這些盔犀鳥藝術品,那麼也就沒人捕獵它們了,雖然我們沒能力阻止這些,但是可以從我做起, 對野生動物製品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