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亞馬孫熱帶雨林,不僅有著豐沛的雨水,更是有著「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在這里,棲息著許多我們未曾見過的奇異動物。那今天站長要說的這位,便是生活在亞馬孫雨林中的一種,怪里怪氣的動物,從外形上看,它酷似山海經中的「人面獸」,頭和臉的模樣與人類有些相似,它就是,普通狨。
普通狨,主要分佈在南美洲巴西地區,看到它的第一眼,便會讓人感到十分詫異,這小玩意,怎麼長著一張「人臉」?不僅頭圓耳大,而且耳朵旁邊還長有一簇白色的長發,十分醒目,這不禁讓站長想到昨天剛剛買的耳暖,確實是。。。有點形似?當然,最近天氣漸涼,各位小夥伴們也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哦,好了,回歸正題,正是由於這兩簇白色長發的存在,普通狨也被叫做絨耳狨,前額處長有一大塊白色的印記。除了臉部沒有毛以外,普通狨身體各位都長有絲絨狀的毛,顏色通常為灰棕色,並且背部還伴有黑色、橘黃色的細條紋。除了這些以外,普通狨那灰白色尾巴也特別引人注目,不僅長有許多環狀的白圈,甚至長度超過了自身體長。
作為一種較為原始的物種,從體型上看,普通狨略微比松鼠大那麼一點點。體長的話在19-25厘米左右,尾巴長25-35厘米,雌性體重在260-350克左右,而雄性稍微重一些,大約在450克左右。
作為一種群居性動物,普通狨之間進行交流,大都是通過帶有目的性的肢體語言,例如瞪眼、張口等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是它,用來表達自己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
除了肢體語言外,普通狨也會像人類談話一樣,用發聲的方式與同伴進行交流,要知道,它可是具有豐富的社交語言以及嫻熟的發聲技巧。比較有趣的是,一般成年普通狨之間進行聊天,一方用高亢的呼喊向對方傳遞信息,而對方或許是反應遲鈍,也或許是心不在焉,大約得等待5-10秒鐘才會作出回應,這不禁讓站長想到了《瘋狂動物城》中的樹懶閃電。
並且成年狨之間聊天時,年幼的狨會乖巧的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像是在認真學習大人們的發聲方式以及社交語言,這一點在《皇家科學院院刊B》上就有記載,年幼的狨等待「大人們」聊天結束后,便會學著「大人」的聲音來發聲。《動物園生物學》一書中,有著關於成年母狨的相關記載,說它們,會像人類女人一樣,說話細聲細語,聲音特別小,像是在說悄悄話一樣。
更加令站長感到奇特的是,狨的愛好居然是聽音樂,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聽音樂,曾經,在《自然》雜志上,有一篇研究論文表示,普通狨實際上具備高級音調感知能力,在它的大腦里有音調中心,是可以處理音調的特殊感知區,所以,每當狨聽到高低音調旋律變化的時候,音調中心感知區的神經細胞便會變的十分活躍,反之,倘若它聽到的是噪音,那神經細胞便不會對此有所反應,甚至還會自動關閉。
除了聽覺,普通狨的嗅覺也是異常靈敏,食物是否成熟,僅僅靠嗅覺便能確定,這為普通狨外出覓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說到普通狨最喜歡的食物,除了昆蟲,鳥蛋以外,還有香甜可口的果實、樹葉、花卉、菌類、花蜜,甚至有時候連植物分泌物都不放過,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饑不擇食。
剛剛提到,普通狨作為一種群居性動物,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觀念,雌性頭領地位高高在上,不用參加外出捕食等工作,並且母狨成年後,能夠留在家族裡,但公狨成年後,通常會被趕出家庭。在普通狨的族群中,一般奉行一夫一妻制,不過也有一妻多夫制的,例如首領母狨便可以享受兩只公狨的悉心照料,同時,母狨也會雨露均沾,以此避免公狨爭風吃醋。
剛才提到母狨在種群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因此,幼崽出生后,母狨只需完成餵奶的工作,其他時候幼崽都是由公狨悉心照料,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個帶娃能手,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賢夫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