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小劍齒虎」,跑到喜馬拉雅山捕食,追到野山羊一口咬死!

劍齒虎滅絕了,而有著「小劍齒虎」之稱的雲豹,繁衍至今,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山地,以及丘陵常綠林中,偶爾也出現在次生林、紅樹林沼澤等生境中。

雲豹是神秘的貓科、豹亞科、雲豹屬動物,喜歡在樹上休息、捕獵,身姿矯健,擁有烏雲一樣的斑紋,又被稱為烏雲豹、龜紋豹、荷葉豹,但大多數人更喜歡稱它為「小劍齒虎」。

雲豹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分佈廣泛,從尼泊爾到中國,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到馬來半島都有雲豹的分佈,然而雲豹數量十分稀少,一直遊走在滅絕的邊緣。

01跑到喜馬拉雅山上捕食,追到一隻小野山羊,將其一口咬死

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尼泊爾雲豹,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因為自被發現並命名之後,有長達百年都沒在野外發現過它。直到90年代,有人抓獲了一隻尼泊爾雲豹;21世紀,紅外相機拍到了尼泊爾雲豹。

雲豹再度現身,令很多科學家興奮,但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2020年,紅外相機拍到一隻成年雲豹,居然跑到了喜馬拉雅山上,大約海拔3500米的地方。

勇闖喜馬拉雅山的雲豹,深夜從山地上跑過,眼神犀利,嘴巴半張開,露出長長的犬齒。原來,它在追蹤一隻未成年的野山羊。

沒想到爬樹技能高超的雲豹,在高山活動也十分靈活矯健。追著小野山羊跑,然後縱身一躍,跳到小野山羊背上,一口咬住小野山羊的脖子,利齒將小野山羊的脊椎切斷。

當野山羊咽氣之後,雲豹仍然咬住不放,還左右搖晃著腦袋,似乎是為了讓獵物死透。之後,才慢悠悠地開始進食。

這次現身之後,在喜馬拉雅山上,再沒發現過它的蹤跡,也許它下移到較低海拔的山腳了。

02雲豹為何會出現在高海拔地區?也許與雪豹擦肩而過了

喜馬拉雅山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是雪豹、兔猻、巖羊、白唇鹿等高寒動物棲息之地,雲豹通常在海拔1600-2500 米的地區活動。

習慣了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雲豹,怎麼跑到高寒地區了?如果不是被紅外相機拍到,實在令人難以置信,說不定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地方,雲豹還會與雪豹擦肩而過。

對此,科學家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雲豹本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優秀的身體機能,以及出色的捕獵能力,讓雲豹能夠在高海拔地區進行捕獵。在此之前,喜馬拉雅山腳下也出現過雲豹,但活動的范圍不高於海拔3000米。

其二,是全球氣候變暖所引發的改變。不止雲豹出現在高海拔的地方,金錢豹也一樣,在我國,多次拍到金錢豹跑到了雪豹的生境,在同一個地方活動。

全球氣溫升高,會影響降雨、改變水源供應、改變植被分佈、導致雪線上移等多種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會產生重大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

03牙齒與劍齒虎相似,咬殺力達到360磅,比獵豹還厲害

雲豹的皮毛是金黃色的,遍布著大塊的黑色雲狀斑紋,又像龜紋,既美麗又神秘。當它趴在樹上不動時,有非常好的偽裝效果。

體型比金錢豹與雪豹都要小,雌性體重約16-22千克,雄性體型較大些,重約23-30千克。但身材比例堪稱完美,身形修長,尾巴長達80厘米左右,差不多跟身體一樣長了。

四肢短,爪子長,能夠牢牢抓住樹干;後腿腳關節柔韌,能夠增加腳的旋轉幅度。這樣的身軀,讓雲豹擁有完美的爬樹技能。

不得不說的是,雲豹雙頜張開,達到90度,是貓科動物里張得最大的了。可怕的是,還長了鋒利的犬齒。犬齒與前臼齒之間的縫隙較大,舌面與唇面有兩道明顯的血槽,與已滅絕的劍齒虎相似,所以才得名「小劍齒虎」。

此外,雲豹獨特的頭骨結構,使得它頭頸間的肌肉牽動更有力,也就擁有了驚人的咬殺力。咬殺力達到360磅,比獵豹還要厲害。

04能在樹上捉猴子,也能在地上追擊野豬,還能下水捕魚

雲豹身上充滿了原始的野性,因為它外形獨特,而且還是一個神出鬼沒的「無影殺手」。白天懶洋洋地趴在樹幹上,夜晚化身為神秘的魅影,獵食森林裡的動物。

食性非常廣泛,能夠在樹上狩獵,常在林間跳躍追擊靈活的猴子,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非常靈活,一旦追上猴子,就不會失手放過猴子。

對付地上的獵物,雲豹會立馬下樹,頭朝下,尾巴朝上,三兩下就從樹上跑下來了。對付成年野豬,追到近前,跳到野豬背上,用最鋒利的武器牙齒咬死野豬。

此外,在雲豹的食譜上,還常常出現鳥類、豚鹿、山羊、豪豬等等,以及嚙齒類動物。能捕捉到體型比自身大的獵物,對於小動物也不會放過。

此外,科學家還在雲豹的糞便里檢測出魚骨頭,說明雲豹還能下水抓魚。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都能吃到,真是全能型獵手啊!

雲豹有多兇猛呢?就連馬來熊也照吃不誤!馬來熊是現存體型最小的熊,如果遇到雲豹,難逃一劫。不過,兩者的數量都不多,所以碰上的幾率不大。

05結語

因為雲豹的皮毛富有光澤,且十分漂亮,曾遭到偷獵者捕殺,讓本就稀少的雲豹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雲豹被評為瀕危物種,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部分有雲豹活動的國家和地區也制定了保護措施,杜絕盜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