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動漫裡跑出來的,粉紅仙女——犰狳,只存在阿根廷的超級罕見野生動物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阿根廷,走在繁星點點的大草原上,可能會看到腳邊跑過一隻粉色的小動物。不是你眼花了,也不是皮皮蝦上岸或者壽司成精,這是美洲特有的一種小動物:倭犰狳。

倭犰狳(學名:Chlamyphorus truncatus),

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帶甲目、犰狳科、倭犰狳亞科、倭犰狳屬。由於甲殼是粉紅色,又叫粉紅犰狳或者仙女犰狳。

它的主要食物是螞蟻和螞蟻卵,所以一般都居住在蟻穴附近,除了吃螞蟻以外,也吃一些蝸牛、昆蟲或者草根,如果有動物屍體的話,它也不介意嘗一嘗。

乖巧.JPG

倭犰狳人如其名,是犰狳寇里最小的一種,身長不到100毫米體重不到100克。

雖然個子小,但倭犰狳是挖洞的高手,

它有一對非常好用的挖土工具:長度相當於身長三分之一的大爪子。

快跑

只要幾秒種,倭犰狳就可以從地面消失,沒入土中。它屁股上也有一層鎧甲,可用有效的阻止敵人從後面偷襲它。

倭犰狳的鎧甲比較薄,材質和人的指甲差不多。它身體的粉色實際上是這層鎧甲下面血管裡血液的顏色。

這張更像金槍魚壽司了

倭犰狳屬於夜行性動物,

白天主要在洞裡休息,除非洞裡進水,它是不會在白天出來的。所以人們想要一睹它的尊容比較困難。

倭犰狳一般獨來獨往,繁殖期會實行短時間的一夫多妻制,雌犰狳每胎只產一仔。它們的壽命一般是五年。

倭犰狳很早就被列入了瀕危物種名錄,

但一直因為資料不足無法確定瀕危等級。由於阿根廷畜牧業非常發達,牛羊的踐踏導致草原的土壤變硬,倭犰狳挖洞變得很費勁。

再加上非法寵物交易,導致倭犰狳的數量進一步減少。

實際上倭犰狳是一種非常害羞的動物,根本不適合作為寵物飼養,就算勉強帶入飼主的家中,也會因為應激反應和不適應環境很快死亡。

犰狳是一大類很古老的動物,

現在最早發現的化石是兩千五百萬年前的雕齒獸,這種草食巨獸身長四米,身高兩米半,全身披著3公分厚的骨板,還有一條帶刺的像狼牙棒的大尾巴。

結果在距今一萬年的更新世,由於人類的捕殺,這種巨獸滅絕了。

實際上犰狳在分類上和食蟻獸和樹懶更接近

,都屬於原來的貧齒目,意思就是這個目的動物牙都比較貧弱,食蟻獸更是連牙都沒有。後來犰狳才單分出來劃為帶甲目,而食蟻獸和樹懶分到了披毛目。

毛很長的大食蟻獸

雖然犰狳和穿山甲都有盔甲,但它們的關係卻很遠,甚至都不是一個目的,而且也不住在一個洲。從外形上也比較容易分辨,穿山甲的盔甲是鱗甲而犰狳的盔甲是板甲。

上面是穿山甲下面是犰狳

人類最早關於犰狳的記錄應該是在我國的《山海經·東山二經》: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翻譯過來就是:再往南三百八十裡,是座餘峨山,山上有茂密的梓樹和楠木樹,山下有茂密的牡荊樹和枸杞樹。雜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是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名稱是犰狳,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就會有螽斯蝗蟲出現而為害莊稼。

書裡的描述還是比較符合犰狳的樣子和習性的。

美洲當地居民一般是把犰狳當球踢,雖然比較危險但還不至於危及它們的生命。

但歐洲殖民者一來就把各種致命的細菌病毒給傳過來了。

天花殺死了大批的原住民,而麻風病連犰狳都傳染了。犰狳也是唯一一種能攜帶和感染麻風病的動物,現在野生犰狳的帶菌率大約在20%。

麻風桿菌

結語:

犰狳科一共有9屬21種,其中一屬一種已經滅絕,它們的近親雕齒獸有那樣完善的鎧甲和那樣巨大的身軀,還是被手裡只有長矛石斧的古人類斬盡殺絕了。

所以,還是善待剩下的這八屬20種小動物吧,別讓它們也變成化石或者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