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諸多的文藝作品中,情感表現和畫風張力這類事情,從來都是日本動漫擅長的領域。
而我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這部,就是 集燒腦、推理於一體,卻又對情感拿捏豐富異常的一大神作—— 《東京殘響》。
本作由於其獨特的上色風格,細膩的陰影處理,再加上超擅長爆炸場面刻繪的橋本敬史,以及負責動作戲的鹿間貴裕強強聯手,開播之後便得到了極高的關注。
主要講述了在某個平凡的夏日,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自稱是「 斯芬克斯組合」的犯人們留下犯罪預告后,現實社會中如預告一樣的爆破聲,把全日本的人拉進了一場盛大的游戲中。
日本為了實現國家獨立,由間宮成立「新和平私塾」,啟動「雅典娜」計劃。他們試圖通過藥物培養智力超群的人才,並在暗地裡偷偷研製武器,用於恐怖活動。
從小在設施中長大的9和12沒有名字,只有屬於他們的代號。他們九歲時策劃了一場火災,趁亂逃出設施,並在日後奪走了設施內人員研製的武器模板。
作為斯芬克斯組合的9和12通過猜謎的形式展開恐怖行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拉攏面色蒼白、在日本隨處可見的「蒼白少年」里沙作為同伴,和搜查一科的警官柴崎展開動人心弦的機智博弈。
在這部動漫里,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上演「好萊塢大片」。
兩個高智商罪犯通過簡單的鋁熱反應製作炸彈,黑進警方的資料庫;
希臘神話的自喻和解謎,邏輯嚴謹環環相扣;
凱撒密碼的破譯以及反向推導的謎語「認清你自己」,最後和5在機場的棋盤博弈。
對於喜歡解謎的人來說,絕對值得尖叫狂喜。
兩個高智商罪犯在每次犯罪后,都會在現場留下「von」字樣的噴漆,給人無厘頭又有設下伏筆的緊張刺激感。但 渡邊監督厲害就厲害在他對於細微情感的把控,也是不遺巨細的。
比如這一段——里沙在街頭被警察圍堵,遇到了騎著黑色重機車杜卡迪的12之後,毫不猶豫的跳上了重機車與他一起逃離。
對那時的里沙來說,這是帶領自己逃離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曙光,脫離校園、單親家庭、以及一切不順心事的曙光。
機車在高速上狂奔,晃過了一盞接著一盞的路燈,里沙緊緊抱著12,被壓制著的沉默得到爆發,她的頭髮在風中狂亂的舞蹈著。
儀表盤上的指針劇烈的顫抖著,里沙終於漸漸舒展開自己的笑容,只有在此刻,她才能感受到輕松。在風馳電掣的速度中,她感受到了自由。
「吶,要破壞掉嗎?」里沙突然問。
「哎?」「你們要破壞這個世界,破壞掉所有人嗎?」
完全沒有料想過的問題讓12愣住了,緊接著,12噗嗤一聲大笑出來,里沙明白了他的意思,兩個人在摩托上卸下一切偽裝大笑不止。
「好像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笑過了。」里沙停住了笑聲,低聲說道,語氣有釋然,有憂郁。
他們大概在笑兩個想要對抗世界的不自量力小鬼,在笑這個無聊又陰郁的世界,在笑自己的未來,也在笑日本的未來。
不過說到底,沒人知道他們究竟在笑什麼,為了什麼而笑。無論怎麼思索也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優秀的作品下的人物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放縱,他們也許從來不追求社會層面上的標準答案,只是在追求自己而已。
《東京殘響》精美的作畫,讓人移不開視線的展開和表達,以及反映的社會問題和對歷史的反省都是直觀且上乘的。本作以兩個主人公的視角,慢慢切入核心。
不管怎麼進行恐怖襲擊, 9和12都未曾傷害過一個人,他們是不願意傷害別人的「恐怖分子」,甚至為了里沙的安全,12飛蛾撲火般地跳進5的陷阱。
一步一步重重疊疊,一次一次環環相扣,斯芬克斯用一次次的案件誘導柴崎調查多年前的雅典雅計劃,揭露政府瘋狂的罪行。
9送給日本最後的禮物是一場高空爆炸。看著武器在天空中像禮花一般炸開,落地窗前的9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爆炸給日本帶來的是強大的電磁脈沖,供電系統一時間全部癱瘓,漆黑一片全民眾都仰望著天空升起的第二顆太陽。
東京夜空的殘響,貫徹雲霄。
故事的最後,玩鬧過后的三人平靜地等待柴崎警官的逮捕,他們從一開始就決定被逮捕,而柴崎先生正是來解決最後的俄狄浦斯。舞台就此謝幕,但留給人的思考遠不止步於此。
26個被當成實驗對象的兒童,活下來的只有9,12和5。那這是否代表著什麼寓意呢?
沒錯,對應字母表, 12的L,9的i,5的e, 三個字母連在一起就是lie(謊言)。
這是那個夏天,英勇無懼的少年把自己的前途作為籌碼,為了揭開雅典娜計劃的謊言而發生的一切。
那些想要拯救國家的生靈,最終化為二十六具冰冷的墓碑。無論是熱情如火的12,還是冷酷如冰的9,亦或是5,都曾在這個世界上活過。
而里沙,毫無疑問就是這場悲劇的見證者。「von,在冰島語中,」在一年後的未來,掃墓歸來碰到柴崎的里沙揭示了本作最後的秘密,「是希望的意思。」
即使是如此的現況,依然有懷揣希望的人存在,我想,這就是9和12不惜扮演成恐怖分子,也要向這個扭曲的社會所傳達的東西。
只要能活著(live),打破謊言(lie),國家就還有希望(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