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或許還沒有聽說過《戀愛海賊王》——這部聽起來名字有些奇怪的作品,正是那部《海賊王》的官方衍生作之一,而非什麼碰瓷者。
這部漫畫在今年被改編為豎屏動畫,並在影片網站上播出,隨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平均點讚數約1000的《海賊王》TikTok官方賬號上,《戀愛海賊王》的每集基本都有上萬量級的點讚數,比之後官號為原作動畫復播所做的一系列預熱影片都要火得多,更可能是洋抖上第一部稱得上「現象級」的豎屏動畫。
儘管在洋抖上的風頭一度要蓋過原作,但在《戀愛海賊王》開播前,實際沒受到多少期待,唱衰和罵聲才是那個最大的聲音。
但現在,它或許正宣告著屬於「豎屏動畫」的時代正在到來。
1
正如其名,標題中的「戀愛」兩字,是吸引大多數人起初點進這部動畫的最大要素。
在強調熱血和友情的《海賊王》里,愛情一直以來都是個很邊緣的主題,很多粉絲也很排斥把主角團的成員強行拉郎配。
《戀愛海賊王》則是打了個擦邊球,做了個實際上和海賊王世界觀完全無關的背景,講述了一群《海賊王》愛好者的高中生日常。
但關鍵在於,故事裡的高中生男主角是叫做山本海賊王(日語讀作山本路飛),總因為名字被取笑,直到他遇到了另一個叫做小山菜美(讀作小山娜美)的女生。在他倆暗生情愫之際,又冒出了叫做中津川噓風(讀作中津川烏索普)的同學,他們由此組建了一個海賊社,由此開始了一段《海賊王》愛好者的玩梗日常。

《戀愛海賊王》的漫畫封面
不是誰都接受這套「作為官方作品表露了明顯傾向,卻又說著和原作無關」的做法,因此《戀愛海賊王》自漫畫原作時期起,在海賊王粉絲間的口碑就一直不怎麼樣。
當這部漫畫傳出即將被動畫化的消息,反對聲一時間更是甚囂塵上,大家普遍覺得像是講述山治做菜的《食戟的山治》,或是艾斯番外劇情的《艾斯傳》等作品才更有資格被做成動畫。

但在開播後,《戀愛海賊王》很快就迎來了它的「真香」時刻。
那些在預告下原本還在抱怨「怎麼不是XXXX的動畫化」「路帝黨見不得這個」的粉絲們,在動畫開播後大都留下了「這什麼怪東西我再看一眼」的好評,助力這部他們一度不看好的動畫成了四月的黑馬動畫。

粉絲們給出好評,是因為大家更多意識到這其實也不是一部戀愛番,而是堪稱「獻給海賊王情書」的玩梗作。

看過《海賊王》的應該都能從這張圖里找出幾個梗
像是在動物園裡,隨便抓了一隻梅花鹿就說招募到了走丟的夥伴喬巴;足球對決用氣球作弊一本正經地解釋成惡魔果實的能力,還一本正經地科普這個形態出自漫畫的XXX話的扉頁造型——絕對都是忠實海迷才能有的腦洞。

且在服務粉絲之外,保持了一部搞笑動畫應有的水準,令人看來輕鬆愉快。而在內容之外,「豎屏動畫」這一形式,也成為當下最適合這部作品的載體。
2
單以體量來說,《戀愛海賊王》可能連「泡麵番」都稱不上。
這部豎屏動畫每集大約5到7分鐘,在短影片平台上,官方號還會將每一集切分成5個切片,也就是說基本上一分多鐘一個切片,相當符合當下「短影片」的定義。
不管在形式、體量還是風格基調上,《戀愛海賊王》都完全稱得上一部為短影片平台訂製的動畫。因為感興趣的噱頭隨手點開,花個一分鐘快速看完,然後哈哈笑笑就過去了。
當它短短5集的內容更新完畢後,也很快就在那些意猶未盡的觀眾間掀起了討論:這種豎屏形式和泡麵番還挺契合的,但為什麼以前就沒出現過呢?
《戀愛海賊王》當然並非日本豎屏番的起點,早在2017年時Production I.G就推出過專營豎屏動畫的APP「Tate Anime」(タテアニメ)。但IG社的這次嘗試並沒隨著短影片的普及取得成功,在次年改名為Anime Beans後,最終於2023年徹底下架。

當時他們也推出過不少由知名IP改編的作品,比如動畫版《孤獨的美食家》就是這款APP剛上線時的「護航大作」之一。2019年播出的TV動畫《非洲的動物上班族》,也曾在2017年就率先改編過一版豎屏動畫。

動畫版《孤獨的美食家》PV畫面
只不過對於當時日本觀眾的觀影習慣和創作環境來說,IG社的這個嘗試顯然是有些超前了。且僅靠他們一家公司創建平台自產自銷的模式,很難撬動整個市場的前進方向。包括IG社本身對此似乎也不是那麼有信心,一些豎屏動畫都是以比較低的規格製作,甚至在後續改為橫屏版時,還替換了更豪華的聲優陣容,多少顯出了一些「偏心」。

不過隨著短影片形式的日漸普及,在短影片平台——這個動畫領域之外的地方,在讓觀眾的觀影習慣慢慢由橫變豎的同時,也為豎屏動畫的成長開墾出了新空間。
3
實際上這並不是《海賊王》第一次吃到「短影片時代」的紅利了。
作為海賊25周年的劇場版動畫,2022年上映的劇場版動畫《紅髮歌姬》,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迎來了觀影熱潮,在日本本土更是刷新了海賊王電影的票房紀錄。
實際上有不少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劇情頗有微詞,覺得它更像是「MV匯總」,而非一部完整的劇情動畫。但恰恰是這些來自「紅髮歌姬」Ado的演唱片段,在短影片平台上病毒式傳播,將大量泛觀眾吸引到了電影院中。
包括這部電影的導演谷口悟朗當時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這部電影確實在「強調感官衝擊而不是劇情」,為了音樂劇形式的完整統一,甚至會考慮犧牲劇情的連貫性。
如今官方號上點讚和播放數最高的影片,也恰恰是圍繞著《海賊王》真人版推出的主演團隊Reaction影片,相當符合「短影片」氣質。

跟國內當下的電影宣傳套路似乎也沒什麼區別
所以輪到現在的《戀愛海賊王》,官方也早已是駕輕就熟,完全是作為一種自身IP的宣傳物料實用,而非試圖販賣這些內容——這也是和幾年前IG社做TateAnime上的那些豎屏動畫時,最核心的思路差異。
幾天前在翻看動畫版《孤獨的美食家》的預告時,還看到評論區有人在問:「這部動畫怎麼還沒播出」——它並不是沒播,只不過是在無人關注的TateAnime上播出後,又隨著這個APP的下架被徹底塵封,就連盜版平台也注意不到這些獨占的豎屏番,只能通過PV留下些存在過的痕跡。

另一方面,更不拘小節——或者說更省錢的製作形式,也是以《戀愛海賊王》為代表的豎屏動畫的一個新特點。
在《戀愛海賊王》「穿越」到阿拉巴斯坦改變歷史的第5話里,手握動畫資源和版權的製作組本可以在TV版畫面的基礎上進行簡單修改,就能達到更好不錯的效果。但他們卻選擇了「最省錢的打法」,直接把漫畫拿來當做動畫背景,讓一整集都幾乎以配音漫畫的形式呈現了出來。

說實話,呈現效果可能真的更好。
伴隨著短影片的這兩種特點,豎屏動畫在短影片平台上接受度也在日漸爬升。這兩年在日本的短影片平台上已經能陸續看到各種試水作品,比如個人製作的豎屏動畫,或是專為豎屏用戶定製的廣告。
日本的麥當勞、軟銀等知名公司,都先後在TikTok上推出了自己的豎屏動畫廣告。風格化的動畫片段製作成本並不高,卻也能出色傳達出了「麥門合家歡」的主旨。從點讚數來看,二次元濃度不低的日本網友們也相當吃這一套。

如今《戀愛海賊王》的出現,雖然稱不上日本豎屏番的起點,但從網友們對這種「新」形式如此買賬的態度和播出效果來看,它或許有機會成為豎屏番重新出發的新起點。
至少這次嘗到甜頭的東映,顯然有繼續為未來作品試水的打算——在這麼一部預算不多的動畫裡塞滿了大牌聲優,讓他們體現熟悉熟悉製作流程。

在《戀愛海賊王》播出前,一家原本專注於短劇的日本公司FLASH株式會社也剛剛於今年3月宣布,他們將成立一家「業內最大的豎屏動畫工作室」,會將《龍櫻》等作品改編成豎屏動畫,大有爭當第二個Tate Anieme的架勢。

而在當年IG社剛剛啟動豎屏動畫項目時,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他們在社內做過一次實驗,用橫屏呈現出一段為豎屏設計的分鏡後,遮擋後的畫幅也不會影響觀眾對故事的感知。這讓他們相信,豎屏也能講好一個故事。
可惜的是,最後IG社的大膽嘗試沒能在商業上證明他們相信的這句話。而現在——在一個更加成熟的豎屏市場裡——繼任者們也都在各自做出自己的新嘗試,去驗證IG社這個未被證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