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的熱度似乎從未降溫。從2019年動畫開播引發全網追更,到《無限城篇》劇場版刷新日本影史票房紀錄,這部作品早已成為日本現象級的文化符號。但最近,日本漫畫界傳奇編輯鳥島和彥的一番評價,讓粉絲們重新審視起這部"頂流"的另一面。他直言,《鬼滅之刃》的成功更多靠動畫「帶飛」,漫畫本身還有進步空間,尤其是打鬥場面,應該向《龍珠》好好學學。

作為前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主編,鳥島和彥的眼光向來毒辣又嚴格。他曾說《龍珠》該在弗利薩篇收尾,當年也不看好《海賊王》能火,如今對《鬼滅之刃》的點評,自然帶著他一貫的犀利。在他看來,動畫與漫畫的關係就像咖啡的誕生:漫畫是剛摘下的咖啡豆,而動畫則完成了烘焙、沖泡的過程,把原料的潛力徹底激發出來。這話不算完全否定漫畫,卻也點出了一個事實——《鬼滅之刃》動畫的畫面張力、動作流暢度,確實讓許多沒看過漫畫的觀眾一頭栽進了那個世界。

最引發討論的,是他對打鬥場面的評價。鳥島和彥覺得,《鬼滅之刃》的戰鬥可以多參考《龍珠》:"編輯該鼓勵作者研究為什麼《龍珠》的打鬥那麼精彩。" 熟悉這兩部作品的粉絲不難理解其中的差異:《龍珠》的戰鬥靠分鏡就能讓讀者感受到拳拳到肉的衝擊力,悟空與弗利薩的對決里,每一格畫面都像帶著速度與力量;而《鬼滅之刃》漫畫中的打鬥更多靠台詞和特效烘托氛圍,動畫則用光影、音效和流暢的動作設計,把這種氛圍放大了無數倍。

不過粉絲們顯然有不同看法。對許多人來說,《鬼滅之刃》動畫的打鬥早已是「當前世代的巔峰」—— 水之呼吸的流動感、火之神神樂的爆發力,在螢幕上化作讓人屏息的視覺盛宴,哪怕沒看過漫畫,也能被那種熱血與細膩打動。這種差異或許正說明,漫畫與動畫本就是兩種載體:漫畫靠讀者的想像力填補畫面間隙,動畫則用視聽語言直接把想像變成現實。

鳥島和彥的評價,更像一種「傳奇編輯的高標準」。他見證過《龍珠》《海賊王》從紙面走向巔峰的過程,對漫畫的「原生力量」有著近乎苛刻的期待。而《鬼滅之刃》的特別之處,或許正在於它打破了 「漫畫必須先火才能帶動動畫」的常規,動畫用自己的魔力,讓更多人看到了故事裡的溫柔與熱血,而」需要進步」的漫畫,也因此被更多人珍視。

說到底,無論是覺得漫畫有待提升,還是沉迷動畫的極致呈現,大家爭論的起點,都是對這部作品的在意。就像咖啡愛好者會爭論咖啡豆與烘焙的好壞,真正的核心,是那杯最終讓人回味的香氣。《鬼滅之刃》能讓不同聲音都圍繞它展開討論,或許已經證明了它的成功——畢竟,能被傳奇編輯點名「有進步空間」,本身也是一種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