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後裔還在嗎?專家研究牠身上流著恐龍「純正血脈」,「今為人類盤中餐」,活得太憋屈!!

恐龍生活在2.3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支配地球生態系統長達1.6億年的時間,而我們人類則是起源於三四百萬年前,在長達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只是把自己置於天然的食物鏈當中,並沒有支配地球的生態系統,直到70萬年前至100萬年前,人類才依靠自己的智慧居於食物鏈的頂端,也就是說,人類統治地球的時間不到100萬年,與恐龍統治地球的時間相比,簡直是少之又少。

恐龍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恐龍之所以滅絕主要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造成的,的確,人類早就找到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過地球的證據,可是這無法解釋為什麼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恐龍有大有小,最小的恐龍只有鴿子、家雞那麼大,如果連這麼小的恐龍也滅絕了,那麼,與它們差不多大的動物為什麼沒有滅絕呢?可見,小行星撞擊地球,並不是恐龍滅絕的唯一的原因。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想象圖

恐龍之所以會滅絕,很有可能與地球氣候的變遷有關,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小行星撞擊地球則是一個促發因素,在66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經歷了一次變冷變幹的過程,不僅恐龍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很多動植物都滅絕了,此次生物滅絕事件也被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哺乳動物生存了下來,並成為了優勢物種,哺乳動物有毛、胎生、恆溫,而且體型相對於大型的恐龍來說要小很多,這些優勢更能適應地球的環境,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環境的改變。

鳥類比恐龍更適應環境,圖為鴕鳥

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不僅哺乳動物生存了下來,恐龍的直系後代鳥類也生存了下來,因為地球環境的自然變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使得一些小型的恐龍有足夠的時間進化為鳥類。

人類發現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得益於始祖鳥的化石與有羽毛恐龍的化石的發現,始祖鳥是介於恐龍與有羽毛恐龍之間的物種,有羽毛的恐龍再進一步進化為鳥類。

從恐龍到鳥類

那麼,在鳥類當中進化最成功的鳥兒是什麼鳥呢?其實就是雞, 雞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鳥類,數量最多,分佈范圍最廣,現在世界上雞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多億隻,地球上每個人至少擁有兩隻雞,200多億隻雞每年在地球上能產多少蛋呢?以每個雞蛋重50克計算,地球上的雞每年要產1萬多億隻蛋,這繁殖速度也是超過了地球上所有的鳥類,因此,身為恐龍的後代,雞是最優秀的,它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再次稱霸了地球,可以說是與人類處於共同繁榮的狀態。

雞能夠「稱霸」地球,其實並不是人類馴化的結果,而是和它們與生俱來的某些生物特性有關,人類可以馴化雞,但是卻不能馴化同樣身為鳥類的麻雀,可以馴化牛和羊,但卻不能馴化同樣身為哺乳動物的犀牛和斑馬,所以,某一動物能夠被人類馴化,要有一些生物特徵,適應群居生活、性情溫和、體型適中則是這些特徵當中最基本的特徵。

適應群居生活、性情溫和、體型適中的鳥類在地球上並不多,能夠被人類馴化的基本都馴化了,比如雞、鴨、鵝等等,而那些不能被馴化的,可能永遠也不會被馴化了,當然有些鳥類可以在動物園裡被人工飼養,在動物園裡人工飼養的動物,與農業上所說的馴化是兩回事兒,例如:老虎、獅子和犀牛隻能圈養的動物園裡,而無法與人類朝夕相處,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農業資源。

養雞場的雞

雞能夠被人類馴化,是它們在地球上繁榮的第一步,雞的祖先是原雞,大約是在7000至8000年前被人類馴化的,晚於山羊和綿羊被馴化的時間,山羊和綿羊被馴化的時間則可追溯至1萬多年前,人類馴化了山羊和綿羊,理論上來說,已經不缺肉類了,但為什麼要馴化雞呢?因為山羊和綿羊並不能時時刻刻為人類提供蛋白質,而雞是可以下蛋的,雞一旦開始下蛋,幾乎是每天下一個或者每兩天下一個,能夠為人類提供持續的穩定的蛋白質,所以,人類養雞不僅是為了獲取雞肉,而且還要獲取雞蛋。

原雞

在農業社會,雞的數量其實還並不多,一戶人家最多養10隻雞左右,而且這還要在糧食產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養那麼多隻雞,在糧食產量不足的情況下,人類都沒有剩餘的糧食給雞吃,雞的數量就更為稀少了,所以,在古代,吃雞可以說是比較奢侈的消費了。

到了工業化時代,雞能夠適應養殖場的狹小、密閉的室內環境,是它們走向繁榮的第二步,養殖場的雞基本都生活在僅僅能夠容納自己身體的狹小空間內,有些家禽和家畜適應不了這樣的環境,也就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養殖,豬、牛、羊,從生到死,也可以一直在狹小的空間裡生活,但是,它們畢竟體型較大,所需的空間要遠遠大於雞,所以,只有雞成為了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家禽和家畜,雞肉的價格也要低於牛肉、羊肉和豬肉,雞肉也是人類社會比較普遍的一種肉類,速食當中的肉類最常見的就是炸雞,炸雞這種食物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炸雞

人類現在與雞可以說是朝夕相伴了,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之中,打開冰箱,總會看見一兩個雞蛋,走在大街上,炸雞也隨處可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鳥類有雞那麼的普遍,雞是恐龍直系後代當中演化最成功的一個物種,它們能夠「稱霸」地球,只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情,那就是為人類提供雞肉和雞蛋,不需要有智慧,也不需要有強悍的身軀,屬於「躺贏」,當然,這對於整個物種來說,是成功的,但是具體到每個個體,單個的雞則是要承受一些「痛苦」,絕大多數的雞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宰殺了,活不到大自然賦予它們的年齡,而且絕大多數的雞從生到死,一直生活在狹小、密閉的室內環境中,無法自由自在的在草地、叢林裡奔跑。

小雞

正因為人類社會的生活與雞息息相關,所以,世界各地的文化當中也缺少不了雞的元素,在漢語裡,與雞相關的成語有很多,如「借雞生蛋」、「殺雞取卵」、「聞雞起舞」等等;鬥雞遊戲在世界各地也普遍存在;法國的國鳥甚至也是雞,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期以內,法國人把公雞視為法國的象徵,直到19世紀的時候,拿破崙才將法國的象徵由公雞換成了老鷹,因為他覺得鷹更能代表法國,不過,長期以來,法國人仍然喜歡在一些徽章上印製公雞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