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出現的粉紅色海豚,讓不少網友大覺驚奇。在驚奇之餘也有不少網友質疑,認為是人為染上去的,或者是手機拍攝的特效,但事實上出現粉色海豚這種現象在本地人眼中早已是屢見不鮮了。另外,去三娘灣景區旅遊,其中很大的一個看點就是與粉色海豚來個不期而遇,因為這裡就是「中華白海豚之鄉」。
廣西欽州出現的這種粉紅色海豚,學名就叫中華白海豚,可能很多人不解,為何明明是粉色的,卻叫「白海豚」呢?本文的著重點就是解決此疑問,以及整體介紹這一物種。
年齡不同,體色不同
中華白海豚雖然頭頂「中華」二字,但實際上它們的分佈范圍不僅限於我國,在孟加拉、新加坡、泰國、印度、埃及等眾多國家的海域,也發現了它們的身影。
中華白海豚喜歡在亞熱帶海區的近岸海域活動,尤其是河流入海口淡水與海鹹水的交匯處,是它們的樂園。之所以被稱為中華白海豚,是因為瑞典探險家佩爾·奧斯貝克在18世紀時來到了我國,採集了許多動植物標本,中華白海豚也在這些標本中。
世界上一直以來都有關于美人魚的傳說,然而拋開那些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不說,在科學界,國際主流的聲音認為海牛是美人魚的原型,因為海牛的臉很像人類,而且餵奶方式也比其他動物更像人。
但是看了海牛的整體顏值,實在是不敢恭維,說這種動物是美人魚的話,很難與我們印象中的美人魚扯上關係。
海牛
反倒是中華白海豚,粉紅色的外表,看起來就很浪漫,這不更有美人魚范?
中華白海豚屬於哺乳動物,與人類一樣用肺呼吸,懷胎產子,它們的體色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幼年的中華白海豚體色為深灰色,整體看上去色系比較暗;隨著年齡的增大,顏色會逐漸淺很多, 亞成體時體色多為灰色與粉紅色相雜;等到完全成年時,中華白海豚就成了純白色的了。
但是在人們的眼中,它看起來卻是粉紅色而不是白色,是因為它們皮下血管充血而引起的,所以粉紅色並不是它們真正的顏色,純白色才是。
高智商的近海頂級掠食者
一直以來,海豚的智商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與大多數動物相比,海豚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的確較多, 不少科學家也認為它們的智商相當於四五歲的小孩。或許正是因為智商高的緣故,所以海豚也像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等情緒,並且可以通過叫聲、行為動作表達出來。
英國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對不同產地的134隻海豚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它們具有與靈長類動物相似的性格特徵。
海豚呆萌可愛的模樣,很難讓人將它與「頂級掠食者」這個詞彙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的印象中,頂級掠食者應該是像老虎、獅子一樣,有著獠牙和利爪,且兇猛異常。中華白海豚雖然沒有利爪,牙齒也不如老虎強勁,但這都影響它們成為近海霸主。
中華白海豚的攝食消化系統與陸生哺乳動物完全一致, 它們的主要捕食對象是河流入海口的各種魚類,包括淡水魚與鹹水魚。
成年的中華白海豚雖有125-135枚牙齒,且是上下齒結構,但它們進食時幾乎不咀嚼,而是直接吞下,類似於鯨魚的進食方式。
經過對中華白海豚胃中物質進行解剖分析,科學家們發現 它們最喜愛的魚類是獅頭魚,其次為石首魚和黃姑魚。由於中華白海豚的體型較大,成體體長為2-2.5米,體重為200-250千克,所以它們的食量也很大,一次能進食7千克左右。
由於它們的智商很高,所以在捕食時也會協同行動,而且還會跟在雙拖船後面覓食。
水上大貓熊,不少動物都沾它的光
遷徙在動物世界裡很常見,比如北太平洋的大馬哈魚,每年都會洄遊產卵;非洲大草原上的多數食草動物,會逐水草而居,呈現季節性遷徙;還有前段時間在網上引起全民關注的雲南17頭大象,也都是在遷徙。
但是中華白海豚作為一種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動物,它們幾乎不會到水深超過25米以上的海域活動,所以中華白海豚幾乎從不遷徙,它們是定居性動物。但也往往因為它們不喜歡搬家,且對生活環境有較高要求,所以比起其他的海洋動物來說,中華白海豚也更容易受到傷害。
中華白海豚是極其珍貴的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對象,其珍貴程度與貓熊、金絲猴一個級別。其次因為貓熊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人們也喜歡把一些極其罕見的事物用「貓熊」來形容,比如Rh陰性血型,被稱為「貓熊血」,所以中華白海豚也就有了「水上貓熊」之稱。
另外,從保護它們的生態效益上來看,中華白海豚與貓熊也存在相似性。
貓熊作為珍稀的野生動物,是我們的國寶,自然能夠受到國家頂級的保護,而保護貓熊必然會保護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在貓熊的棲息地裡,生存著大量其他的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都沾了貓熊的光,也得到了很好地保護,所以貓熊這類動物,也被稱為 「傘護種」。
意思就是保護了這一物種,生境內其他的物種也得到了保護,就像一把保護傘一樣。 中華白海豚在它的生境裡,也是「傘護種」的存在,對它們進行保護,近岸海域的各種動物,一樣沾光。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繁殖能力都不強,中華白海豚的孕期比人類還長,且一胎基本上只繁育一隻小海豚,其壽命只有三四十年,算上幼崽夭折率,所以一隻雌性中華白海豚,一生的產子數屈指可數,這也是它們之所以珍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