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吃過生蠔,但是你應該沒想到平時我們不要的生蠔殼也能成為寶貝吧?在我國山東,有人曾以50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生蠔殼;而在美國,生蠔殼也成了「拯救紐約港」的關鍵,甚至每年要回收68萬斤生蠔殼倒進海里,生蠔殼都有什麼用?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生蠔
生蠔又叫牡蠣、蚵、海蠣子等,屬牡蠣目牡蠣總科的一種雙殼綱軟體動物,分佈比較廣泛,在全世界的瀕海各國幾乎都有分佈,目前已發現的種類一共有100多種。
牡蠣作為一種常見的經濟性養殖貝類,它的食用價值早就被人類所熟知,我國從古代已經有了食用牡蠣和養殖牡蠣的記載,比如漢朝的「插竹養蠣」,還有李白的「天上地下,牡蠣獨尊」的題句等。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對於牡蠣這種生物都是贊譽有加,不過隨著海域不同,牡蠣的種類也有所區別,加上不同的水溫、含鹽量等,東西方吃生蠔的習慣也有所不同。一般歐洲人喜歡追求原味,常見的吃法就是「開殼即食」,喜歡吃生牡蠣爽脆的口感,還會伴隨著細膩的咸腥味;而中國人喜歡烹飪后食用,燒烤、煎炸、做餅、爆炒等。
牡蠣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了鮮香美味之外還具有很高的營養,牡蠣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50%,而且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另外牡蠣肉還有「養血,補血,滋陰」等功效,《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牡蠣可治虛弱、解丹毒等價值。
正是因為牡蠣的美味,也使它們遍布在國內外的各大餐館里,但近一個世紀以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加上水資源的污染,導致生蠔的數量急劇下降。中國還好,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了養殖生蠔的技術,如今技術也更加成熟了,早在2017年,我國人工養殖的牡蠣產量已經佔到了世界養殖總產量的80%,完全能供應國內市場需求。
但美國的生蠔就不那麼樂觀了,據一些生物學家估計,紐約港曾擁有數十億只牡蠣,佔世界牡蠣的一半。不過到了1990年時,紐約港的牡蠣已經所剩無幾了,剩下的牡蠣養殖場也都被關閉了,紐約作為「牡蠣之都」的時代也結束了,為了恢復牡蠣的種群,當地人們開始收集牡蠣殼。
牡蠣殼有什麼用?為何美國要回收后倒海里?
牡蠣是一種濾食性動物,它們的殼可以作為一種天然的濾水器,對生態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牡蠣形成的牡蠣礁可以起到凈化水體、提供棲息地、防止海港城市遭到海浪的侵襲等作用。人們把從各地餐廳收來的牡蠣殼放到空曠的地方,自然晾曬一年之後,再裝入一個封閉的結構中倒入海里。
在把牡蠣殼倒入海中的時候同時會投放一些牡蠣苗進去,因為牡蠣需要堅硬的表面才能著陸,並且不會來回移動,所以投放的牡蠣苗只會一代一代依附在老一輩的身上長大。
就這樣,牡蠣殼通過一層一層的堆疊,逐漸形成了牡蠣礁,牡蠣礁不僅可以稱為小魚、小蝦等多種小動物的棲息地,當海浪來襲的時候還可以減弱大量的海浪波,防止風暴潮來襲。這對常年飽受海上風暴侵襲的紐約來說非常重要。
2019年,「十億只牡蠣拯救紐約港」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舉辦的一個恢復牡蠣的項目,計劃在2035年把十億只牡蠣恢復到紐約港。截止2019年11月,已經有約150萬磅(68萬公斤)的牡蠣殼被回收,有超過3000萬只牡蠣已經恢復到了紐約港。
另外,牡蠣還可以改善水質,據介紹,牡蠣具有強大的氮污染物過濾的能力,一隻牡蠣每天可以清潔約190升的海水,對當地生態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牡蠣殼都怎麼處理?
其實我國對於牡蠣殼的應用並不比國外少, 一是可以入藥,經過現代藥理分析,牡蠣殼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鈣,可以抑制胃酸過多或者治療小兒缺鈣導致的佝僂病等。另外,牡蠣殼在臨床應用也十分廣泛,有平肝潛陽的作用,對於肝陽上亢的病癥(如老年性高血壓等)出現眩暈、煩躁、頭痛、目眩十分有效。
二是用作肥料,目前在我國山東有專門的加工牡蠣殼的工廠,每年回收的牡蠣殼能達到10萬斤以上,增產值能達到5000萬元左右。這些平時被人們當做「垃圾」的牡蠣殼在工廠里可以「變廢為寶」。牡蠣殼被車間里的幾道工序加工成細膩的牡蠣粉,再通過工人的配比和填料,最終形成調理土壤的一種肥料,在市場上可以賣到600-800元左右一噸。
三是建「蠔」屋,位於廣州的小洲村至今仍然保存著以生蠔殼建造而成的屋子,這里曾有百餘間「蠔殼屋」,不過大部分已經被拆毀了,如今只剩下4間。據了解,這些屋子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是當地祖輩從海岸沙堤中掘出的蠔殼建造而成的,如今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風吹雨打,依然堅不可摧。
你還知道生蠔殼的其他用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