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狼捕獲了一隻盤羊,普氏野馬跑來與狼分食,吃飽后淡定離開

新疆塔城就像一顆鉆石,北部是西準噶爾山地,南部為北天山山地,中東部是準噶爾盆地,山高谷深,河流蜿蜒,美麗富饒。塔城有7條主要山脈,其中巴爾魯克山植被茂盛,被譽為「野生植物的萬花園」與「野生動物的天然博物館」。

據報道,在新疆塔城山區,監控拍到令人大跌眼鏡的場景,狼群捕獵了一隻肥壯的盤羊,正在大快朵頤,沒想到來了一匹普氏野馬。普氏野馬從容地走過去,與狼一起進食,而且始終沒有遭到狼的驅趕。

這就奇怪了,普氏野馬是食草動物,竟然不怕狼,還敢上去吃狼的獵物?而狼的表現也很奇怪,不僅沒有攻擊野馬,還與普氏野馬分享食物,這是為何?

01狼群盯上了盤羊,徘徊很久才發動攻擊

灰狼常常流連于山地與平原間,捕獵盤羊、巖羊等大型食草動物,也會捕獵野兔等小動物。擅長團隊作戰的狼,總是在發起攻擊前,制定好策略,分配好任務。

這一次,灰狼盯上了一群盤羊,但它們直接跑去捕獵,而是在遠處徘徊,悠閑得像在度假似的,其實它們是在等待合適的出手時機。

而盤羊,分散在陡峭的山上從容地覓食。負責放哨的盤羊,發現了狼,立即發出警告的聲音,於是所有盤羊都往更陡峭的高處跑去。也許是因為狼群並沒有靠近,盤羊自認為有陡峭地形的掩護,不會有啥問題,繼續覓食。

黃昏時,灰狼終於有所行動,漸漸逼近盤羊。放鬆了警惕的盤羊躁動起來,紛紛逃跑。狼群並不貪多,把目標鎖定一隻肥壯的盤羊,圍追堵截。

盤羊被逼到一處陡峭的山崖,無處可逃,三個方向都有狼。對峙了好一會兒,狼群發動攻擊。

盤羊用自己頭上堅硬的大角防禦,對準了狼,但它防住了前面的狼,後面卻防不住,被一隻狼狠狠咬住了臀部。它不知道,前後夾擊是狼慣用的捕獵方法。

最終,這只肥壯的盤羊成了狼群的晚餐。狼群撕咬著盤羊,還將盤羊拖拽到了20米遠,才正式進食。

02普氏野馬跑來吃狼的食物,始終沒有遭到驅趕

當狼群大快朵頤的時候,一匹普氏野馬循著氣味跑來了,看到一群狼,不僅不害怕,還上前去,淡定地看了一會兒,發現狼完全無視它,於是也上前吃了起來。

狼進食的速度很快,都是狼吞虎咽的,一隻狼一次能吃10多公斤的食物。而普氏野馬卻慢悠悠地進食,咬了一口肉,抬起頭慢悠悠地吞食,彷彿在細細品味盤羊肉的味道。

狼群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歡快,時不時還會調換位置進食,貌似是為了吃到不同部位的肉,根本無暇顧及這匹突然闖入的普氏野馬。普氏野馬也一直在進食,與狼距離很近,畫面和諧又很奇怪!

普氏野馬一個吃素的,竟然開葷了,這比看到和尚吃肉還讓人驚奇!然而,狼是普氏野馬的天敵,可這一群狼不僅沒攻擊普氏野馬,也沒驅趕普氏野馬,任由普氏野馬一起共餐,這就更神奇了!

制度森嚴的狼群,進食時向來都是地位高的狼先吃,好的獵物部位也是地位高者吃。不僅如此,狼還有著很強的護食性,誰敢來搶食物,就跟誰拚命。其他的食肉動物也不敢跟狼搶啊,所以狼很少面臨被搶食的問題。

自然界中,只有熊敢去搶狼的食物。哪怕是強壯的熊,面對狼群時還得十分小心,不然食物沒搶到,還會被狼咬傷。

有人猜測,狼群任由普氏野馬吃自己的食物,難道是為了讓普氏野馬吃飽了,留到下一頓再將普氏野馬捕殺?

03吃飽后普氏野馬淡定離開,而狼群沒有追上去

從監控中,可以看到普氏野馬與狼分食盤羊,前前後後大約有將近半個小時。一隻肥壯的盤羊,就這麼被普氏野馬與狼,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完了,還剩下一副骨架在原地。

普氏野馬吃飽后,還在原地站了一會兒,來回走動幾步,之後,揚長而去,消失在夜色中。而狼群呢,有的站著,有的臥著,有的走動著,大餐之後,都在愜意地消食,根本沒有一隻狼在意普氏野馬的離去。

狼群任由普氏野馬來吃食物,任由普氏野馬自由來去。看這情況,並不像一些人猜想的那樣,把這匹普氏野馬當成獵物「圈養」,等到肚子餓了再將其捕殺。

自然界存在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一些食草動物竟然吃肉,又如獨狼為了生存,竟然與棕熊成為夥伴,聯手捕獵。

此次新疆塔城拍下的場景,讓我們知道,聰明狡猾的狼,並不是為了護食,見誰咬誰,它們竟然會與其他動物分享食物。此外,這也為研究普氏野馬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04曾經在野外滅絕,如今種群數量達700匹

普氏野馬有66對染色體,比家馬多出一對,是一種珍貴的物種。普氏野馬又被稱為準噶爾野馬或蒙古野馬,是地球上目前唯一倖存的野馬種群。

普氏野馬具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身世」坎坷,命運曲折。1879年俄國探險家在新疆發現了這種野馬,將其命名為普氏野馬。之後的20年間,近1800匹普氏野馬,被帶到世界各地,並成功生存繁衍。

正是因為德、英、法等國家的探險隊,對普氏野馬的無情掠奪,肆意抓捕小馬駒,甚至獵殺成年野馬,對普氏野馬帶來了毀滅性的傷害。如果喜歡,就應該讓野馬自由自在,怎能肆意捕捉呢?

自由奔馳在廣闊大地上的普氏野馬,越來越少了!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普氏野馬在野外滅絕,讓人扼腕嘆息!

為了讓野馬還鄉,我國從國外引入普氏野馬,開始飼養繁殖普氏野馬,並將其野化放歸。目前,普氏野馬種群數量已突破700匹。

05短短的鬃毛直立著,體重達600斤

駿馬飛奔,讓人熱血沸騰!那麼,普氏野馬長什麼樣呢?體長約2.1米,肩高約1.1米,體重在600-700斤左右。

體型健碩,但看上去並沒有家馬那麼英姿颯爽,而是有點憨厚呆萌的樣子。頭部較大,吻部寬厚,脖頸粗短,一看就是個憨憨的傻大個。

體毛為棕黃色,向腹部漸漸變為黃白色,脊背上有一條褐色的脊中線。普氏野馬的鬃毛比較短比較硬,直直立著,而不像家馬的鬃毛那麼長那麼飄逸。

此外,普氏野馬的尾巴呈現束狀,長90厘米,幾乎垂到地面。也不像家馬那樣,始終是長毛。

四肢短而粗,卻健壯有力,腿內側毛色發灰,小腿下部呈黑色,蹄子寬圓,顯得很有精神。

06每天要吃25斤食物,吃飽后互相清理皮膚

和野牛、野驢一樣,普氏野馬也喜歡聚群而居,通常由強壯的雄馬為首,帶領著5-20匹馬,馳騁在荒野上,無論去覓食、飲水、休息,都會在一起。

研究發現,一匹成年普氏野馬每天大約要吃25斤食物,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等植物,都是普氏野馬的食物。

生性警惕的普氏野馬,哪怕在低頭覓食時,也會時不時注意觀察四周,察覺到異常就躲開。

普氏野馬吃飽后,肚子變得圓滾滾的,會與同伴相對而站,輕輕地啃咬對方的肩部、身側,互相清理皮膚。

覓食時,默契地分散開,又不會距離太遠;用嘴巴為同伴清理皮膚時,也相當有默契,同時啃咬著對方的同一部位。對待同伴十分有愛,偶爾還會互相打鬧。

春夏秋三個季節,普氏野馬都不用為食物發愁,只有在冬天,為了覓食,十分艱難。大雪把地上的植物掩埋了,普氏野馬不得不用蹄子刨開積雪,採食積雪下的植物。

07食草動物為什麼吃肉?

普氏野馬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不管是養殖基地的普氏野馬,還是已經成功放歸野外的普氏野馬,從來沒發現它們吃肉。

不過,在澳洲也曾發現過野馬吃肉。據《每日郵報》報道,在澳洲曾發現3匹饑餓的野馬,竟然在吃同類的屍體。或許是因為食物不足的原因。

此外,另外還有一些我們認知中妥妥的食草動物,也被發現過食肉的案例。

加拿大科學家研究雪兔的食性,觀察到雪兔吃松雞,而且雪兔遇到了天敵加拿大猞猁的屍體,也不放過;路透社曾經報道,印度西孟加拉邦一村莊里,48隻雞無故失蹤,最後發現罪魁禍首是一頭牛,它正在吃雞時被人抓了個正著。

關於食草動物吃肉,還有很多案例,鹿吃兔子、羚羊吃青蛙、松鼠吃鳥等等,就連大貓熊也吃肉,抱著羚牛的骨頭啃啊啃,也許是饞肉了卻沒有肉吃。

那麼,食草動物為什麼要吃肉呢?專家經過研究,認為有幾種可能性:

其一,可能和基因有關,陸生食草動物的祖先最早是吃肉的,經過漫長的進化后,逐漸變成了食草動物。

其二,因受過傷或產仔,需要補充營養,從肉類食物中更容易獲取到維生素A、維生素D、蛋白質等營養元素。

其三,可能與食物來源有關,冬季大雪覆蓋地面,食草動物覓食困難,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會選擇啃食動物屍體。

最後,野生動物也是個好奇寶寶,見到什麼都想嘗一下,或許就是嗅到味道,單純地喜歡這個味道,那就嘗一嘗咯!

回到最初的問題,普氏野馬集群而居,而與狼分食盤羊的普氏野馬卻是單獨一個,難道是掉隊了,餓肚子了,嗅到盤羊的味道,就大膽地上前求狼分一杯羹?你認為呢?